陛下初登基之時,劉合還沒入仕,而原大司農未把華耀說的增產一事放在心上。
那時朝堂上的官員都以為他是少年人,異想天開的熱血而已。
所以,華耀很快知道了,哪怕是皇帝,朝堂上沒有自己人,也是寸步難行,大事難成。
一天天下來,華耀也才明白了歷史上的皇帝為什麼要培植親信。
此時,就劉合這個作為天子一手提拔的親信看來,既然天子提出這個問題,肯定有他的想法。
自己等人身為臣子,就算有了方法,那也得天子提出來,他們再去做才行。
他的心裡,首先對於天子的想法是抱著信任,並打算去執行的。
不像前面的老頭,只當天子提出想法是在唱兒歌,他聽過就算。
“俗話說,虎父無犬子,血脈和家族出身上的問題。
這個道理,朕以為同樣可以適用於糧食作物!
其實粗俗點講,就是種子和環境的問題。”
“人可以透過學習和培養來壯大己身,植物同樣可以,諸卿不妨從這一點入手!”
所有人不由得點了點頭,培育良種,增加產量,的確是一個可行的方法。
看到眾人若有所悟,華耀繼續說道:“眼下正在秋收,諸卿不妨到田地裡去轉一轉,看一看。
選擇其中長得強壯,密集者,研究其原因然後進行針對培養,就如朕改革的北軍各營一樣。”
劉閤眼前一亮,語氣真誠道:“陛下真乃天人,臣年長陛下一半多,卻不及陛下事理通透。”
天子身後的張讓和趙忠不由得對視一眼,心領神會,咱倆以後都跟人學著些。
這個劉司農,說話藝術已經超過曹嵩那個胖老頭了。
他這拍龍屁的功夫居然如此爐火純青!
天子笑著擺擺手:“只說漂亮話誇朕沒用,還得做出成績,朕才會高興。”
隨後,華耀看著他們激勵道:“不管你們中的誰,只要能夠做出成績,或者推薦了做出成績的人,朕不僅會賜爵封官升官…
還可以為其樹碑立傳,甚至是為他建廟立祠,流芳百世以供後世人瞻仰供奉。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你們不僅可以自己努力,還可以去發現和培養農業人才。”
“噝~”天子這話,出口就是聖旨了,不禁讓在場的所有人倒吸一口涼氣,又暗暗心喜雀躍。
樹碑立傳,建廟立祠,這種事情,古之少有,那都是聖人才會享有的東西。
“臣等定會殫精竭慮,不負陛下期望。”
以劉合為首的官員們紛紛跪倒在地,神情激動,臉色漲紅,與以上那些相比,此刻的高官厚祿在他們眼裡就不算什麼了。
華耀滿意一笑,雖然這件事情任重道遠,但他相信,只要能夠堅持走下去,總有實現的一天。
喜歡漢末之我來了請大家收藏:()漢末之我來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