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沒有種過地的都知道,糧食高產除了要有良種以外,土地的肥料也相當重要。
化肥有機肥之類的廣告,讓肥料成了家喻戶曉的東西。
漢末時期並沒有一整套增加土地肥力的知識。
風調雨順的年景,農民們整日辛勤勞作,能夠做到的不讓土地減產,已經是費了大量心力。
而天子將醫家尋來,也有為了解決土地肥力問題的因素。
少年天子看向以于吉和張伯祖為首的幾名醫者:“諸位對藥材想必是相當熟悉,不知這同一種藥材的藥效可有不同之處?”
張伯祖起身,誠直言道:“回稟陛下,不同地方所產出的藥材,其植株大小和藥力強弱,卻有不同之處。”
“那張醫師可有思考過,這是為何?”
張伯祖愣了愣,這個問題,他還真沒仔細思考過。
不過一旁的張仲景似乎想到了什麼,起身恭聲道:“陛下,臣以為藥材藥性的不同,應該和地理位置,氣候溫度,以及各自地區動物蟲子等皆有關。
比如:人跡罕至的深山地區,生長的藥材就要優良許多。”
天子笑了笑:“那仲景可知,這是何原因?”
“臣不知!”張仲景搖頭,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並未胡亂發表自己的見解。
“朕以為,應該也跟土地的肥力有一定的關聯。
深山之中,動物和蟲子類的屍體、排洩物,以及斷枝落葉等等原因,使得那裡土地肥沃不同於外面,不知諸位以為如何?”
在座的眾人仔細思考一番,覺得天子說的,的確有道理。
華耀雖然有些牽強附會,知道藥材和農作物所需營養不同,但是畢竟都是植物,應該有共通之處。
這些醫者對藥材深有研究,讓他們研究一下農作物所需的營養、土壤這些,好像也沒啥不妥。
張伯祖出聲問道:“陛下的意思是,影響藥材和農作物生長的原因,在於土地的肥力?”
“不錯,朕是如此認為。朕曾經見過路邊有一坨牛糞的地方,青草長得更旺盛。
諸位常年在與植物和藥材打交道,瞭解得應該比朕更多一些,想想是不是落葉枯枝漚爛了,下面的土壤更鬆軟了一些,顏色更深。
而沒有落葉枯枝漚爛的地方,是不是土地板結了,顏色更淺淡。
有些田地,百姓會使用糞肥,有些又會使用草木灰,或是其他腐爛的東西,莊稼苗相對粗壯些。
這其中的區別?及其中有甚關聯?諸位可有想過?”
雖然藥材和農作物的生長要求肯定不一樣,但都離不開土地的肥力,這一點是毋庸置疑。
至於,它們需要的土壤肥力有何不同,爾等可作觀察、記錄。
華耀能做的也就是引導他們向這一方面研究,畢竟肥和肥是不一樣的,充分發揮肥的效用才是。
沒有專科的化學家,只能靠這些醫者充當先驅者了。
眾位醫者也終於明白了天子召集他們的原因。
雖然研究土地或許和醫學關係不大,但是若能側面提高藥材的產量,對他們也有很大的幫助。
況且,研究出增加糧食產量的方法,他們也同樣可以青史留名。
將眾人送走之後,華耀這次下令尚書檯頒佈了一道詔書,正式向天下人言明:
只要有人能夠提升單畝糧食產量,記錄下方法,他將兌現之前對官員們說的話,為他們樹碑立傳,建廟立祠。
這道旨意雖然惹得天下譁然,但是在朝堂之上並未引起甚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