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稻米!”
劉合接過袋子開啟來看,稻米他還是認識的。
只是這袋內的稻米卻是顆顆飽滿,個頭也比他見過的大上許多,與以往的似乎有些不一樣。
“不錯,是趙忠從江東帶回來的,口感還不錯,不知大司農覺得可否作為百姓主食食用?”
劉合微微搖了搖頭,“此物只適合種植於南方水田當中,再加上南方人口稀少,而且產量不高,大規模種植,頗有難度!”
此時的大漢,人口主要還是分佈集中於中原地區,至於南方那也只是後來大運河的開通,才逐漸的開發出來。
眼下想要將南方開發成大漢的糧倉,顯然有些不太現實,至於開鑿大運河?
華耀搖了搖頭,暫時放棄了這個不切實際的想法。
能根據需要,開通一二段水利渠道就不錯了。
南方可以慢慢來,有些事總是要做的。
他捻出幾粒稻米,看向劉合,“大司農可知這稻米產量?”
“以大畝來算,應該是每畝不足兩石,比之北方浮麥產量略低。”
“那能否增加每畝的產量呢?
以大漢目前的耕地數量,若每畝能增產哪怕是半石,也足以讓整體國力獲得極大的提升吧?”
天子的話讓眾人有些不知如何回答,自農業開始發展至今,經過無數代先民的經驗累積…
每畝的產量似乎已經達到了頂峰,沒人能覺得產量還能增加。
“這很難,誰不想增產呢?可除非是神農在世。”劉合嘆氣。
“大司農此話言重了!
只要農事官員有心就行。
天下無難事,只要有心人。
神農也是人,他的出現是因為人們需要耕種。
而眼下人們需要糧食增產…
朕覺得未必不會再出現一個神農應世,不是嗎?”
“呃~這…”天子的話讓眾人不知如何反駁。
想想,他也是言之有理!
單畝增產一事,華耀自決定來大漢就想過,登基之後更是常常在想。
但是他畢竟不是專業的,又年少,僅憑他自己的那些想法,居然沒人信沒人去實踐。
若是光靠解瀆亭那些沒有什麼知識的百姓,迎接他們的也只能是失敗。
大半年下來,如今自己這個皇帝說話才管用了,且手下也不缺一些專業性的人才…
這個提出多久擱置了多久的想法,再一次被他鄭重提了出來。
“臣愚鈍,還請陛下明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