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妻委實比為夫要高明的多!”
孟小婉顧著肚子沒敢躲,只好鼓著氣讓他親了幾回。
省道、江陵郡和江岸大營的飛馬快報先後踏碎雨幕向北而去,整個江陵城都在躁動不安中等待著北方的決斷。
江陵官場的舉措一點都沒出乎張哲的預料。
欒家被封、欒進三人下獄,但是卻沒有任何人提審他們三個。整個江陵官場都是一群琉璃珠子,雖然都時刻記掛著此案,但是卻又集體裝作看不見。
欒進三人想喊冤都沒人聽。
不是沒有人想替欒家和安記室出頭,那幾封信和被發現的全過程,被人捏碎了、揉散了反覆研究、質疑了許多次,甚至多個最善於筆跡鑑定的朝奉、書吏都參與了其中,可最後都得出了同一個結論。
信果然是欒家三人所寫,也不是得了三人往日的書信剪裁後拼接而成。而最可能陷害欒家的何湯也根本沒有提前藏東西的可能。
又有欒家三管事、杜阿九的事為證,可謂是鐵證如山。
名利場從來都是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人們最喜歡做的卻是落井下石。
欒家被封了幾日,院子裡卻多了好幾個人口,都是外嫁的欒家女兒被休棄了回來。
就在所有人翹首以盼的京城訊息的時候,大雨一直在下。
與原世界黃河桃花汛同名的汛期,自雲夢南道江道開始形成,一路向東。到了江陵江面時,汛潮紛紛漫上了南北兩側堤岸。
薛雄的江岸大營在江南堤上根本存不住腳,只能冒雨撤到了江北稍高的地段重新立寨。
昭陽城下,大雨比江北更甚。
大鄭軍營各處進水,南襄侯只能被迫撤圍,率軍後退在幾處山坡高地紮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昭陽解圍之後,幾支一直徘徊在左近的南吳援軍飛快的開進了昭陽,昭陽的守軍從一萬增加到了一萬五千餘人。
張哲在得到南襄侯後撤訊息的第二天,另一個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訊息也渡過了大江。
昭陽郡陷落!
率領一千五百士兵增援昭陽的南吳老將陳正先,漏夜時分率領親兵斬殺了城門守兵,開啟了昭陽城西門宣告反正,早就等在城外的兩萬大鄭精銳一擁而入。雙方在雨中廝殺了一夜,到了天明之際,整個昭陽郡城都落入了鄭軍的掌控。
三百里外的南吳都城金陵,已經毫無遮擋的暴露在了大鄭的兵鋒之下。
張哲得到這個訊息的時候,讓他吃驚的不是昭陽郡的陷落,而是老將陳正先的反正。這位可是陳山堯的遠房族叔,南吳的頂級世家中人!
他居然會反,真個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
張哲心中篤定,至此大鄭南征的戰略目的已經達成,下一階段的兩國紛爭將在談判桌上進行。
佔據了絕對戰略主動的大鄭,肯定會在談判桌上狠狠的咬下南吳一塊肉來。至於完全滅吳,張哲不認為大鄭有這個想法。
南吳乃是天下第二大國,坐擁六道之地,帶甲不下四十萬,治下吳人近三千萬,更有魚米商絲冠絕天下
按照張哲的估算,想要完全滅吳,起碼需要徵發四十萬以上的鄭軍才有可能。
喜歡從寒門新郎開始請大家收藏:()從寒門新郎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