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這個人也挺難說話,問他讀沒讀過書,他就只回答讀過,問他認不認識字也是隻回答認識,問他是不是照著字帖練過,他也只回答練過……
林林總總,大約也就是這樣。
總之,問題是回答了,但多餘的一個字也沒說。
好在蘇明若對他雖然有些好奇,可也不至於非要對人家刨根問題,問不出來也就不再問了。
這種時候,抓緊練兵才是正經。
蘇明若有習慣每日早晚開會,倒也不是什麼大會,就是早上一起說一說今日的目標,以及要注意的事情,晚上的時候一起總結一下當日的得失,有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的不好,下次需要注意什麼,或者下屬遇到了什麼他們自己那個階層無法解決的問題和困難,也可以提交到蘇明若這裡來。
順便臨時有什麼通知,或者有事情需要提前準備的,大約這時候也就說了。
總之,看起來要說的不少,但實際上並不是每天都有那麼多的事情,因此這種會議很多時候連一刻鐘的時間都用不了。
最重要的是,蘇明若給了江岸青任務,讓他每日給幾個屯長教兵法。
這可讓江岸青頭大了。
他雖然教書的事情也能做,甚至教蘇明若和蘇明秀的時候,蘇家上下也都認可江岸青確實教的挺好。
然並卵!
教蘇明若和教這些屯長不一樣啊!
蘇明若家庭條件好,江岸青教她的時候,她讀寫都沒問題,便是兵書之類,自己耳濡目染也學了一些,不說精通,但要說起來,講一講四五六或許困難,但說一說淺顯的一二三倒是沒問題。
而這些屯長門就不同,他們的文化程度參差不齊,但如果要給個總結的話,估摸著大部分都是一塌糊塗。
像是趙興這樣,雖然是屠夫,但家庭條件也還算不錯的,倒也認識幾個常用字,自己的名字,和一些簡單的日常用字也能寫一寫,雖然錯字不少,倒也大致能看得懂。
但也有一些如同李大良這樣的,本身家庭情況就不好,認識自己的名字還是來了軍中為了看有時候放出來的榜文名單學會的,其他的就一竅不通了。
在這種情況下要讓他們學兵法?
江岸青很想問問蘇明若是不是腦袋壞掉了。
痴人說夢也不是這麼說的啊!
然而蘇明若表示,這又不學多,每天只學一小段而已。
“而且也不需要學什麼很深奧的東西,只教他們最簡單最基礎的,我記得有基本兵書是必讀的吧?就只教他們這些就好了。”
江岸青皺著眉頭看她:“明若,這不是理由,我只是不明白你為什麼要這樣做?”
江岸青自認不是頂尖的聰明人,但也能看穿大部分人所思所想了,可這時候他完全不能理解蘇明若在想什麼。
蘇明若卻問道:“先生知道隆城之戰嗎?”
這個江岸青當然是知道的:“隆城之戰是宿遠之戰的最後一場,而宿遠之戰又是玉川之戰的前奏,可以說正是因為宿遠之戰才引發了那場規模宏大的玉川之戰。”
玉川之戰晉國與梁國加起來死的人不計其數,那雖然被稱作梁國的崛起之戰,但那一戰僅僅以死掉的人數而論,在兩百多年的戰亂之中也是名列前茅的。
畢竟其他戰爭死傷十多萬,那是死加傷總共十多萬,可玉川之戰,僅僅是當場死亡的人數便不止這個數字,若是總論死傷,再將梁國死傷相加,這個數字幾乎是不可想象的。
也因此,只要是對這方面的事情有所關注的人,就很難不去研究玉川之戰,便是蘇穆,時不時的也會推演這場戰事,總會有所收獲。
也因為玉川之戰的光芒太盛,所以難免有人會忽略之前的宿遠之戰,更何況是宿遠之戰當中看起來也是再平常不過的隆城之戰了。
如果蘇明若今日問的人不是江岸青,恐怕很有可能對方就是一臉茫然的說不知道了。
可就算是江岸青,對隆城之戰也僅僅是聽說過,並且知道大概罷了。
只因為隆城之戰太普通,若非宿遠之戰最終引發了玉川之戰,江岸青恐怕根本不會關注到這場戰爭。
畢竟兩百多年來打的仗太多了,要是每一場都關注,便是神仙也得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