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江岸青聽蘇明若提起隆城之戰,也有些困惑:“這又與隆城之戰有什麼關系?”
見他疑惑,蘇明若反倒是得意起來:“看來先生不知道呢。”
這麼說著,蘇明若拉開地圖:“先生來看!”
這地圖還是她從家裡帶來的,這年頭地圖也是軍事機密,尤其是詳細精準的地圖更是國家的重要財産,尋常人家根本見不到,就連朝中大員,若非職位需要,也是難以一見的。
典型比如說,像是董家那樣的人家,已經算是權勢大極了,可他們家也只有簡略的地圖,詳細的軍事地圖是沒有的。
反倒是蘇明若,因為蘇穆之故從小便對這種地圖見的多了,她跟著蘇穆也時常喜歡重新推演戰事,因此地圖是必備的,可軍中曲尉用的地圖當然和蘇穆的沒法比,蘇明若幹脆就把家裡的地圖拿來用了。
這時候蘇明若攤開的正是宿遠的地圖,她指著隆城對江岸青說道:“一開始我也沒有在意過隆城之戰,但前些日子研究玉川之戰的時候,偶然看到羅寧將軍的書中寫,隆城之戰看似簡單,可實際上對玉川之戰影響深遠,但其本身卻沒有發揮足夠的作用,也就是沒能達到實際應該具備的影響力,所以我就找了不少當年的資料,重新研究隆城之戰,果然發現了問題。”
“先生請看,當年隆城之戰的基本打法是先分兵再合圍,從當時的形勢來看這是非常正確也非常有正對性的,照這樣看,這一戰應當取得大勝才對,而如果在隆城之戰中取得大勝,將宿遠之戰以一個較為優勢的方式結尾,先不說玉川之戰是否會爆發,就說如果發生了玉川之戰,那麼晉國所能取得的成果恐怕就不是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那些了。”
說到這裡,江岸青也皺起眉頭:“你的意思是這裡頭還有文章?”
“當然!”蘇明若笑起來:“我父親說,分兵合圍很多時候不失為一個好方法,但實際上也是最難用的方法,因為一旦分兵,訊息傳遞便不及時,各路配合一半靠事前謀劃,一半靠自身的默契和對當時形勢的判斷和猜想,事前謀劃倒是能做好,可剩下的一半才是最難的,因此多數時候這種方法並不能取得預期想要的戰果,我分析隆城之戰的時候也是這樣,隆城之戰前半截打的倒是不錯,可後來形勢發生變化,可各路應對卻不盡相同,有的機敏迅捷,有的卻僵化呆板,甚至還有的幹脆出了昏招,這才致使隆城之戰只取得了一場小勝,與之前很多次一樣,這次分兵倒是分的好,但合圍卻沒合成,使得最終戰果恐怕只有預期的一半。”
蘇明若說到這裡,江岸青已經明白了她的想法:“所以你的意思是,如果下屬的中低層將領們都能有一定的兵法水平,都能受過一定的教育,有大局觀,那麼他們在判斷形勢的時候就不容易出錯,互相之間的配合也會更加默契。”
“沒錯!”蘇明若笑起來:“先生,隆城之戰既有那出昏招的,也有那出了妙招的,屯長們手下都有數百人,這已經是可以算作獨立作戰的力量了,不過一曲的人數總體來說也不是很多,因此他們所面臨的戰場也不會很大,我想,若是好好的教他們,不求他們個個都是能出妙招的水平,但至少執行計劃是沒問題的,自己單獨作戰也不會不顧大局,更不會做出危害大局的傻事來,這樣也就足夠了。”
江岸青想想也承認蘇明若的想法不錯,但這想法不難,難的是執行。
想要讓那群文化程度低到甚至可能不識字的人去學兵法,這實在是一個非常有挑戰性的任務。
可江岸青最後還是答應下來了。
不過他緊接著就在第二天的晨會上分析了當前的形勢,然後表示:“皇上雖然現在將我們留在中都補充休整,重新訓練,但我想要不了多久我們還是會被派去前線,如今晉國梁國正在交戰且先不提,就說若是皇上想要留下我們,留在中都的部隊,必然編入中都衛戍軍,可這麼長時間了,卻沒有半點要收編的意思,顯然我們是要派往他處的,你們既是從龍脊山退下來的,也是在那裡立功的,如今補充完畢,而大澤與萬勝關的戰爭也沒結束,除了將我們再次調回去,我想不到其他的可能。”
他這番分析最終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而緊接著就要上戰場的部隊,和慢慢休整恢複的部隊,自然不是同一個訓練標準。
尤其是那些從戰場上下來的老兵們,更是瞭解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的道理,因此即便訓練再苦要求再高,他們也不會抱怨,甚至在新兵抱怨的時候,他他們還會擺出老兵的架子來,展示一下身上的傷疤,問一問,你是想受傷還是不想受傷?你是想即便受傷也能活下來還是戰場上直接就被人砍死了?
眼看著整個軍營都因為他的一番話忙碌起來,新兵們更是被訓練的汗水與淚水齊下,江岸青終於露出的微笑。
早說了,不能只讓他一個人辛苦啊!
至於說幾位屯長們……嗯,他們在白天淚水與汗水齊飛的訓練之後,晚上還得接受江岸青一個時辰的摧殘。
可能讀兵書是好事,更別提蘇明若就提著她的長.槍站在門口,不專心的少不得被這位拖出去揍個鼻青臉腫。
……鬼知道她一個女孩子是怎麼在一整天的訓練之後還有那麼好的精力揍人的。
等到了五月裡,經過了一個月的摧殘,蘇明若終於對軍隊的整體氣象和水平滿意了,然後她開始進行計劃的下一個環節。
見血。
她此時倒是沒能力帶著士卒們去殺人,但她與如今任職中都尉的董若蓮有關系呀,於是動用這關系,蘇明若弄到了董若蓮每次若有死刑的時候,她可以帶人去看的權力。
蘇明若沒法帶著士卒們殺人,但她至少能讓他們提前看一看一個人是怎麼從生到死,鮮血是怎樣從傷口迸射出來,染紅刀刃,灑滿地面,鮮活的生命是怎樣隨著血液逐漸流失,最後地上只剩下一個冰冷的屍體的。
老兵的表現倒是良好,他們見識過的場面比這殘酷多了,新兵們卻有不少人表現出適應不良。
不過嚴格的訓練同樣也鍛煉了他們的意志,因此雖說有不適,倒也還能夠忍受。
蘇明若看著倒是滿意:“該說這年頭大家的生活果然不容易嗎?這人數比我預想的要少得多。”
新兵大約有千餘人,但最後明顯感到不適的其實不到兩百人。
蘇明若也沒其他辦法,只是讓這群人緩一緩,調節下心情,然後等下次董若蓮通知她的時候,讓這群人再去看一次。
然而就在五月中旬的時候,晉國發生了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