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雍涼風雲 > 第六十三章 河州輿圖、犬牙交錯

第六十三章 河州輿圖、犬牙交錯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山賊票號 人在三國,開局自爆穿越者身份 戰神文鴛 為政大明 開局狙了個大佐 空間第一農女 帶著手機闖大明 標準的領主生活 公主我真不是太監 大明鐵骨 祖父漢武帝:開局慫恿我爹造反 聚寶盆中的大明 大唐逍遙侯 寡人有病 水滸從李逵開始 無限紀元之戰神傳說 三國之鐵漢柔情 富士山之雪 國色芬芳 人在大明有事燒紙

而就在叛亂平息,禿髮部轉入蟄伏,對內休養生息,對外結好、不事戰爭的這段時期,慕容廆與庶兄慕容吐谷渾不和,吐谷渾率部眾循著禿髮部當年的路線,遷入河隴地區,不久後又正值八王之亂爆發。

其時,河間王司馬顒、成都王司馬穎叛亂,劉淵建前趙、李雄立成漢,相繼割據一方,張軌以部將北宮純率涼州精兵三千入洛保衛天子,又遣司馬宋配出兵擊敗在涼州反叛的禿髮樹機能舊部若羅拔能。

此外,融合敕勒部落的乞伏鮮卑,於西晉建立之初,也在天災影響下遷入隴西,與禿髮部控制下的部落因爭奪牧地,衝突不斷。

魏晉南北朝時,漠北胡部被稱作敕勒,北朝沿用鮮卑人的叫法,稱之為高車,而南朝將其中內遷者稱作丁零。

慕容吐谷渾就是趁著其他勢力無暇兼顧的連續空當,率部遷入河隴,越枹罕入甘松,自洮水西南,西達白蘭山,南至昂城、龍涸,逐水草設廬帳而居。

吐谷渾死後,其長子慕容吐延繼位,後在昂城為羌酋姜聰刺殺,中箭墜馬傷重不治,死前囑其長子葉延守住白蘭。葉延繼位後,在沙洲慕克川建城,由此以祖父的名字吐谷渾為族姓及國號,苻健建立前秦的同年,葉延去世。

葉延的兒子碎奚在前秦滅前仇池國後,遣使獻馬、貢金,取得苻堅冊封,為前秦安遠將軍、漒川侯。

慕克川城位於芒拉曲匯入黃河處的東岸不遠,而在西岸不遠,即大非嶺與大非川。大非川西南方向,依次為烏、藍、白三海,白海以西又有星宿海。慕克川城北面下游,隴羊峽西側即良非川,薛仁貴兵敗大非川十年後,黑齒常之在此反擊吐蕃,精騎突襲取得大勝。

乞伏部是來到河隴地區後才有的稱呼,由南遷的鮮卑與敕勒部落融合形成,得名自西套的乞伏山,即賀蘭山東北段直抵黃河處,位於典農城以北。

傳至第三代首領乞伏利那、第四代首領乞伏述延,中間因述延年幼,由乞伏祁埿攝政時,正值永嘉末年、前趙內亂、石勒親赴洛陽決戰並擒殺劉曜。

前涼雖乘機崛起,但自張軌去世至張駿繼位314324年),十年裡換了四任君主,期間內有京兆左道術士劉弘假託天師道聚眾謀亂,其同鄉閻沙、趙仰分別為張寔帳下督、牙門將,密謀後將張寔刺殺320年)。對外,先後幾次抽調精兵,千里入洛救援,得不償失。且晉愍帝死後,司馬睿在建鄴登基稱帝318年),不過訊息傳至涼州後,張寔並未使用東晉年號,這意味著前涼的割據自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同時期,原為西晉南陽王司馬模部將的天水成紀人陳安,背叛前趙,在上邽自稱雍、涼、秦、梁四州州牧,涼王,氐、羌各部歸附,擁眾十餘萬,不久後退守隴城,戰敗身死。其人慷慨,善慰士卒,死後隴上人思之,作壯士歌為念,即《隴上為陳安歌》。隴城其時隸屬略陽郡,在治所略陽東北約九十里,為西漢天水郡隴縣故城。

而乞伏利那在這個時候,正在爭奪隴西鮮卑內部的主導權,先是從高平川向西南出兵,越過麥田一帶,在襄武烏樹山擊潰吐賴部。繼而沿黃河一路向西追逐,因牧地、部落遭侵奪,河西鮮卑尉遲部聚眾反抗,與之大打出手,乞伏部敗其首領尉遲渴權,一共奪得丁口十餘萬。

這支尉遲部出自鮮卑,與禿髮部差不多同時遷入河隴,而非西域于闐國的塞種尉遲氏,前者讀作浴池,後者按照發音,更接近衛恰、衛家。

高平川即略陽川北段,向北流經西漢時的安定郡治所高平縣故城,為黃河支流,也稱清水。

早在西晉泰始年間,也就是司馬炎稱帝之後的前十年265年12月274年),乞伏部第一代首領乞伏佑鄰就已經率部從西套乞伏山繼續南下,並渡過黃河,趁著禿髮樹機能叛亂,遷徙到了高平川,擊敗、兼併了鮮卑結鹿部。

麥田位於高平西北,城西瀕臨流向東北的黃河,西境還有度堅山,北面有無孤山,南面有西漢安定郡祖厲縣故城。祖厲川流經祖厲故城西側,向北蜿蜒在麥田、祖厲之間匯入黃河,也稱苦水。

乞伏部第二代首領乞伏結權,趕上八王之亂,繼續向東南方向擴張了一波,東拓至牽屯山。牽屯山在安定郡烏氏、都盧一帶,空桐山以北,至唐朝,空桐始作崆峒。

前趙光初三年320年),即前涼張寔遇刺同年,劉曜部下解虎、尹車,聯合巴氐酋大句徐、庫彭等人叛亂,事洩被殺,引發關中之亂。巴氐歸善王句渠知,被推舉為首領,建國大秦,自稱天王,改元平趙,氐、羌、巴、羯諸胡響應者達三十餘萬,雖然在得到安撫後大多數被招降,但各族二十多萬人從安定、雍城一線被東遷長安,用以充實戶口。

乞伏部第三代首領乞伏利那,正好遇上這個空窗期,東部軍事壓力大減,向西對河西鮮卑部落發起兼併。

可好景不長,因為乞伏利那不久後早亡,而其子述延尚不足三歲,於是利那的堂弟祁埿在推舉之下代掌部政。這十餘年時間,乞伏部的統主之位並不穩固,對外兼併陷入停滯,期間石勒攻滅前趙,關隴震恐。而石虎廢殺石弘纂位之前,還從雍、秦二州遷徙士民及氐、羌胡部合計十多萬戶,分別安置於枋頭、灄頭。受此種種影響,乞伏部在這段時間向西遷至勇士川,以暫避鋒芒。

乞伏述延依舊壽數不長,死時年僅三十餘歲,其子傉大寒繼位時,苻健已經奪取長安建立前秦,並擊退北伐的桓溫,傉大寒心生畏懼,率部遷回到麥田東北部的無終山,沒幾年後同樣早亡,死時不過二十出頭。

乞伏傉大寒死後,其子司繁繼任首領,將本部遷到麥田西部的度堅山,至此,經過數十年的遷徙、擴張,這支以乞伏部為統主的部落聯盟,從屬胡部分散遍佈於隴西,並與周邊郡縣的漢人雜居,終被稱作隴西鮮卑。

直到前秦建元七年371年),苻堅大將屠各人王統,自上邽出兵攻打乞伏部,將乞伏司繁主力吸引到苑川對峙,另外分兵偷襲度堅山得手,迫使乞伏司繁的軍隊不戰而潰,無奈降附。

前秦連三輔都做不到完全掌控,對遠郡就更加無力,在河隴,只在姑臧、枹罕、甘松、上邽、仇池等幾個緊要之處派員、駐兵,大多數郡縣的維繫都是委任當地歸附的豪望。

西晉時曾經攪亂涼秦十年之久的禿髮鮮卑,被壓縮控制在西平郡,東南西北四面,前秦涼、河二州,及稱臣從屬的吐谷渾、乞伏部,在河湟邊境維持著岌岌可危的和平,部落攻伐導致的衝突,也都儘量控制規模。

隴西鮮卑名義上的統主乞伏部,並不比禿髮部的情形好多少,前秦南、北秦州,河州,甘松護軍,再加上破多羅部,同樣被圍了個嚴實。

高平川、牽屯山,這些乞伏部舊時的牧地,已經被沒奕乾的破多羅部佔據,在勇士川以東,雙方也不時爆發衝突。

可破多羅部北面,還有在前秦扶植下再次興起的鐵弗部劉衛辰,而數次反叛的劉衛辰,又被前套的獨孤部劉庫仁,後套的前秦朔方鎮,從東、西兩面包夾。

細數下來,真可謂是環環相扣,但這種微妙的平衡十分脆弱,見不得一丁點火星,其中任意一處出問題,都可能造成雪崩。

喜歡雍涼風雲請大家收藏:()雍涼風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