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雍涼風雲 > 第四十章 待以諸侯、雁門鉅富

第四十章 待以諸侯、雁門鉅富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大明鐵骨 祖父漢武帝:開局慫恿我爹造反 聚寶盆中的大明 大唐逍遙侯 寡人有病 水滸從李逵開始 無限紀元之戰神傳說 三國之鐵漢柔情 富士山之雪 國色芬芳 人在大明有事燒紙 漢末之我來了 在曹魏打工的日子 炭燒三國 從寒門新郎開始 百年離殤 狼行末日 航海札記 大明之東山再起 崛起1639

前秦建元十三年377年)盛夏,擊敗劉衛辰、內徙庫狄部的劉庫仁自盛樂至長安入覲。

為了款待這位來朝的“東單于”,苻堅命人在未央宮滄池附近設宴,宮中提前數日開始佈置,資淺位卑的宦侍、宮娥自晨間涼爽時起,就分別拿著捕網、艾草束,三五成群的在岸上驅趕蚊蟲、鳥雀。

六十多年前,前趙劉聰以平幽州之勳,加封已經勢大難治的石勒,一連串官職中就有東單于的稱號。

如今,前秦在一年之間,接連攻滅涼、代,其勢頭在時人看來,稱得上是無可匹敵。

可就是這種形勢下,將代國打崩了的苻堅卻放棄徹底吞併之舉,轉而扶植了獨孤部首領劉庫仁,使之以一方部大掌領各部,而在其擊敗劉衛辰後,已是名義上的代國主宰。

毫不誇張的說,此時的劉庫仁,在代國滅亡後的半年多時間裡,迅速趁勢崛起,成為新的塞北之王。

雖然在勢力、名位上,劉庫仁都和當年的石勒沒得比,但卻是從小部首領,一躍成為諸侯,對秦王苻堅的感激可想而知,再加上為了維護自身統治的法統來源,劉庫仁在淝水之戰後,無論形勢如何敗壞,也始終未曾叛離前秦。

枋頭之戰後,天下形勢驟變,短短數載之間,前秦滅前燕吞併關東六州,又滅前仇池國,緊接著降服隴西鮮卑,奪取梁、益二州平定蜀地,再滅前涼、代國,統一北方,而邊境上,吐谷渾稱臣,高句麗、新羅、西南夷各部入貢。

這種局面,在臧否天下、品評人物成風的當時,在那些所謂的有識之士們眼中,前秦與東晉的形勢,彷彿就是西晉滅吳之戰前的翻版,距離天下再次一統似乎已經不遠了。

“君侯,遠來勞頓,沿途可還順遂?”

長安城外,東北十里亭驛,許謙作為陪同,與尚書趙遷、秘書郎趙整一起郊迎入覲而來的劉庫仁。

苻堅此時已是北方霸主,親自迎接顯然不符地位,加上有意對劉庫仁敲打,派權翼這樣的重臣去,也不合適,這才派了從徵滅代有功的趙遷,以及近臣趙整。

“此番行止,民間安定,盜匪絕跡,商賈盈道,上邦大國之治,勝塞外遠矣。”

劉庫仁的話並不完全是逢場作戲的吹捧之詞,亦有對前秦國勢強盛、安定的真心感慨。

“劉侯,還請精簡從者,約束部曲,隨我等入城,城外亭舍自有行人安頓。”

趙遷與劉庫仁並非第一次見面,代國內亂後降附,就是這位從徵的尚書,在張蠔之後前往盛樂,迅速進行接洽、處置,二人之間打過交道,勉強算作熟人。

自苻堅繼位前後,趙俱、趙韶、趙誨兄弟三人,或病故,或伏誅,此後十數年來,天水趙氏在朝中的大旗就扛在了趙遷肩上,而作為苻堅近臣的趙整,則是出自旁支的略陽趙氏。

趙遷言辭中提及的行人,並不是路上行走之人,而是九卿之一大鴻臚之下的屬官,大鴻臚也稱典客、大行令,負責禮賓事務。

受命在城外接待、安置劉庫仁隨行部眾的行人有兩位,都是原籍河東計程車人,一個是郝稚,出自太原郝氏,與鴻臚丞郝晷、清河相郝略為同族。另一個,則是出身河東裴氏的裴慬,西晉末年,這一支裴氏入涼州避亂,前涼滅亡後,裴慬與叔父裴詵將家小遷回河東,居於解縣洗馬川,並在前秦入仕。

因關中連年天旱,苻堅下令修治水利,作為緩解、應對,涇水渠剛大致修成,人員、物資的徵發、排程,可以說是自王猛改革以來,對前秦基層官員組織能力的又一次考驗。

而劉庫仁趕在此時入覲,自發響應修渠的百姓正陸續返家,一路上秩序井然的情形對他造成了極大的震撼,再生不起與前秦為敵的心思。

當初在悅跋城附近的石子嶺,劉庫仁以逸待勞,佔據先機和兵力優勢,卻被鄧羌、範俱難等人合擊打的大敗,那並非是戰略上的失誤,而是在陣線接觸後,難以對麾下各部形成有效的指揮,因此他在親眼看到前秦的底層組織調配後,對比之下體會更加深刻。

“許公,秦主以外藩侯王之禮待我,令人深感厚遇,恨不能肝腦塗地以報,可代國初定,今次遠來,盛樂雖有燕公留守主持,仍不免憂思,還請為我分說長安詳細,以期早日北還。”

為表隆重,迎接團將劉庫仁從廚城門引入,廚城門連通直道,位於長安城北正中,可入城後卻向東繞了回去,最終仍安置在平朔門內的來賓館,一番寒暄將使者送走後,他顧不得一路上的風塵僕僕,迫不及待的問策於許謙。

迎接的幾人裡,趙遷是受降代國時的舊相識,趙整是代表苻堅的親信近臣,許謙則是近來受到看重的代國降臣,這樣的安排都是為了讓劉庫仁寬心,可這並不能讓他完全打消顧慮。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