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度過一個親密的夜
在一間生疏的房裡……”
夜親密得近乎殘酷把人們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個個變得殘疾:或者暗了
沉墜在深厚的黑暗;或者聾了
迷失在廣漠的寂寥裡;或者癱瘓
或者小兒麻痺或者老年痴呆症
在一間生疏的房間裡……
夜又殘酷得近乎仁慈為了緩解
不自覺的苦難它給人們夢一個
無盡的金礦讓你們挖掘挖掘
即使一無所獲仍然挖掘下去——
裡面埋著比黃金更貴重的希望
在一間生疏的房間裡……”
……
“為什麼會選擇這一段?”
李想猶豫了下,實話說道:“剛腦子裡第一個想起的就是這段。”
“哈哈哈哈……”
其他老師都笑了。
雷輝又問道:“談一下馮至與存在主義。”
很顯然,李想在回答馮至的時候,就有想到老師會問馮至和存在主義。
李想組織了下語言,才說道:“存在主義注重研究人的存在方式和生存處境。因此,文學在它那裡也具有更多的‘人學’特徵。帶有存在主義特點的作家和以往的或一般別的作家的一個明顯區別是,他不再把創作當作單獨的功利追求或審美遊戲,而是當作生命存在的一種方式,或者說生命能量消耗的一個過程。”
“這類作家對存在有一種深切的體驗。他們的作品,尤其是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力作都是從內心深處發出的呼叫、呻吟、歡唱、傾訴……不管是痛苦的,歡欣的,狂怒的,抒情的……里爾克就是屬於這樣的作家。”
“其實馮至也多次表明過,《十四行集》是在里爾克的《致奧爾弗斯的十四行》直接影響下寫成的。《十四行集》不僅格律上採用了十四行變體,在精神內涵上深受里爾克存在主義詩思的影響,里爾克詩中的一些母題,諸如生與死、決斷、自由等存在主義的諸多話語範疇,也是馮至《十四行集》吟詠的基本要義……”
喜歡今天你立fag了嗎請大家收藏:(.sag了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