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
燕京大學,人文學院。
考研複試的面試依舊在進行中,李想這隻弱雞依舊在面對這幾位大佬的拷問,不,詢問。
一位老師問道:“穆旦的作品你看了嗎?能不能談一下馮至與穆旦的詩歌?”
李想聽見這個問題,瞬間就在想是不是穆旦是幾位面試老師心裡現代文學史上最有成就的詩人?
因為穆旦一直都有被推為現代詩歌第一人。
“穆旦的作品,我讀了一些,最喜歡的是他的作品《冥想》——”
說著,李想也讀了這首《冥想》,朗讀道:“但如今突然面對著墳墓,我冷眼向喜歡。過去稍稍回顧,只見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亙古的荒漠……”
“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不過才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就在李想讀這段的時候,坐在前面的一位老師也都一同唸了那最後一句話。
很顯然這位老師對穆旦的《冥想》也很喜歡。
李想又談了下,馮至和穆旦兩位詩人詩歌的一些特點,不過似乎這延伸的一道題答得並不算好。
李想隱約能夠感覺到一些。
李想不確定地問道:“這第一道題?”
雷輝笑著擺了擺手,示意李想不用太緊張,說道:“嗯,好了,下一題吧。不知道就不知道,知道什麼說什麼。”
李想心裡鬆了一口氣。<e!
那整本書他可都是背下來了,文學三十年他都可以談。
李想偷偷彎了下自己的嘴角,就從中國現代文學的發展開始談起,“中國現代文學大致經歷了三個大的發展時期,即三個十年。第一個十年1917~1927,開拓期,一般習稱五四時期的文學。”
不過,他這樣大談特談,有老師直接見縫插針,結束了他的“講座”。
雷輝看著李想,翻了下李想的簡介,問道:“你對錢老的《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這本書很瞭解啊。”
能不瞭解嗎?
他都已經背下來了。
李想點了點頭。
雷輝也笑著點了點頭。
“我看他只怕把整本書都背下來了,哈哈哈……”
李想並不知道這話背後的意思。
……
“你在現代文學裡面欣賞喜歡哪位作者?談一下,”
“魯迅先生,魯迅先生為現代文學第一人,小說代表作《吶喊》、《彷徨》和《故事新編》,魯迅先生未創作創篇小說,以上所述都為中短篇小說集。單篇作品中歷史意義最為重大的是《狂人日記》,它標誌著中國現代小說的開端。文學成就最高的是《阿q正傳》,它意味著中國現代小說的成熟。此外,《孔乙己》、《明天》、《藥》、《祝福》、《孤獨者》和《鑄劍》等作品也不容忽視。”
“其實我更欣賞的是魯迅先生寫的雜文,先生把大半的心血其實都傾注在了雜文領域。代表作有《華蓋集》、《華蓋集續編》、《而已集》、《南腔北調集》和《且介亭雜文》等。”
“他的雜文具有強烈的批判性、否定性和攻擊性,這不僅使得當年的敵人害怕,也使得今天的敵人害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