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楊庚看到自己手機裡有新的通知了,是教育局權威部門發的通知,允許教師和學生在教室裡,在通風的情況下允許不戴口罩上課。
“解放了!”楊庚看到孩子們摘下口罩的那個高興勁兒,自己臉上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但是,你們走出這個校門,坐公交車回家時,在人群密集的地方需要戴好口罩。”楊庚望著自己的學生,叮囑道。
“知道啦!”學生們滿臉的笑容。
“還有,還是不要扎堆的在一起玩耍,嬉戲,儘量和同學保持一定的距離。”楊庚還是耐心地提醒道。
其實,據楊庚的觀察,早在一個多星期前,學生就偷偷地摘下口罩,不想戴,如果校園真的有病毒,那感染的資料肯定很大。
戴口罩這件事,學生根本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自律的。
楊庚覺得,省教育局決定開學的時間是非常謹慎的,也是非常科學的。
楊庚雖然不知道那個感染人數的資料模型是怎樣推算的,但是覺得現在國家的大資料真的很厲害,可以準確預知可能感染的資料。
楊庚一個私下裡一直在思考一個東西:我們這個時代需要什麼?
一個國家的副總理天天穿著同樣一件棉衣,在抗疫的第一線裡,勞碌奔波。八十多歲的老院士挺身而出。
生活在我們這個時代裡,感覺特別幸福,我們應該有顆感恩的心才是。
現在看病這麼容易,真的,還有什麼比得上這個時代呢?
這也許和楊庚小時候的經歷有關,那時候,楊庚居住在很偏遠的大山裡,大山裡交通不便,到城裡看病需要走幾十裡地,多不容易啊。
楊庚總希望自己的學生非常有出息,常常鼓勵學生努力學習,考上好大學或者讀,然後報考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
在楊庚參加工作那會兒,學生生源特別好,很多學生都沒有流失到城裡,每年的考試成績都不錯,隨著時代的變遷,優秀的生源逐漸流失,考出好的成績特別難。
問題學生現在越來越多,特別是電子產品的影響很大,楊庚覺得如果利用好電子產品,是劍,如果用得不好,是自殺之劍!
學校裡,按照一定的程式收繳手機,但是,學生應付老師的辦法也很厲害,學生也有自己可愛的一面,教師也有自己非常獨特的一面。
當老師的也必須和學生鬥智鬥勇。
而且,現在的老師應該全方面的知識都瞭解一些,而不是死教書的那種。
楊庚看過一部電影叫《肖生克的救贖》,肖生克把那個鑿子藏在聖經裡,次次都躲過監獄長官的檢查,最後才越獄成功。
而現在的學生也變得很聰明,把名著中間挖開,剛好藏一部手機,然後大膽地把名著放在桌子上。
學生望著楊庚笑笑。
楊庚也望著學生笑笑。
楊庚總是知道學生在想什麼,幹什麼,學生以為自己把手機藏在名著裡就萬事大吉,但最終還是被楊庚找到了。
喜歡守望2020年的春天請大家收藏:()守望2020年的春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