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我們公司新買了條生産線,以擴大生産規模,所以這裡的廠房太窄了,我們要找個寬敞的地方。”
葉秋桐如實回答道。
對林鎮長,葉秋桐自是懷有一份感激之心,如果不是他大筆一揮,貸了一萬元無息貸款給她,她也不能一下子買兩臺機器,這麼快進入賺錢的狀態。
現在這個年代,真是餓死膽小的,撐死膽大的,即便沒有強橫的家庭背景,但是隻要覷準專案,就能實現生活品質的飛躍。葉秋桐的塑膠花生産已經進入了盈利模式,所獲得的利潤也超過了她的想象。
“哎,秋桐,有困難找組織嘛,你怎麼不早說呢?需要用地我可以幫你解決。你不知道嗎?我們準備把長慶村這一塊附近,都規劃成工業園區,實行三通一平免費不說,進園區還有各種稅收優惠政策。”
林鎮長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就差沒眼睛發綠了拍胸脯做保證了。
今年能不能完成招商引資的任務,尤其是引進外資的任務,可就全靠葉秋桐了。
上級給他下達的任務是引進一家外資企業,四傢俬營企業,現在他引進私營企業的任務都完成了,外資企業還差一家呢。
可是如今外資企業都成了香餑餑,哪個地面上來個外商,當地的官員幾乎是一擁而上,力圖把外商搞定,根本不會給別人機會。
國家重視招商引資,逼得他們這些基層官員也要使出渾身解數來。
林鎮長知道最恐怖的是,曾經有一個港商來國內投資,考察了一地不甚滿意,於是往鄰省而去,結果,那個被考察過放棄的市長,連夜跨省追擊,用誠意把那個港商最終又吸引回本地投資。
而這樣的事例,屢見於報端正面報道和官員們私下的口口相傳中,讓林鎮長全身充滿了危機感。
一聽到王偉說葉秋桐要擴大再生産,林鎮長立即屁股象著了火似的飛一般來找葉秋桐了。
當然,要讓葉秋桐把企業留在本地,自然要有相應的誘惑條件。所以林鎮長打出了工業園區牌。
不過,他出的這些政策,倒都是國家目前規定允許的範圍內,很長一時間,國內招商引資,都靠這些政策來吸引外資企業。
而全國此時也陸續開始興起了工業園區熱。
葉秋桐一聽,喲,這條件不錯啊,三通一平,還有稅收優惠?而且工業園區還是在長慶村?她同時要管理兩個廠也方便。
但是再一思忖,葉秋桐笑了:
“林鎮長,我機器下個月就要進來了,可是長慶村的工業園區在哪裡?”
她想破了腦殼,也想不到林鎮長的工業園區在哪,附近並沒有一塊叫“工業園區”的地方啊?
“哈,秋桐,沒有工業園區,咱們可以打造嘛,只要你的廠落地在我們這裡,明天村尾那塊地就開始三通一平,下個月保證你的機器進廠。”
所謂三通一平,就是通水通電通路,平整土地。
葉秋桐看到林鎮長拍著胸口信誓旦旦的樣子,頓時也有點辛酸,做領導也不容易啊,看林鎮長,額頭上似乎能看到白頭發了,上回看到他還沒有呢。
“林鎮長,來得及嗎?村尾那塊地雖然平整,面積也大,但是荒草叢生。”
葉秋桐保持疑慮。
“來得及,怎麼來不及?我同時調動十輛鏟車入駐,日夜不停開工,然後你的工廠只需搭簡單的棚蓋就行,象這裡這樣嘛,十天就能搞定。放心,我保證讓你機器一到,馬上就有新廠房用,如何?”
林鎮長胸口拍得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