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之前金黃的麥穗不同的是,現如今用田野之間已經變成了一片的荒涼。根本就看不出來之前是何等的豐收。
剛剛本在田野之間辛勤勞作的尋常百姓。此時也都跌在了地上,埋頭哭了起來。之前帶自己走出森林的那三個孩子,此時臉色也有一些難看了起來。但是強忍著不哭出來。
很多人好像都無法接受這一系列的變化,於是只好大聲的哭著。有的連哭都不敢哭,只是抱著自己的腦袋蹲坐在地上。
甚至有一些嚴重的老人們幾乎都已經暈倒在地。連忙召集了人來,把老人抬回了家裡,找了一些大夫。
“什麼土地大人,這裡的麥穗到底為什麼會突然消失呢?而且看樣子你們好像都知道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難道說你們每年都會遇到這樣子的事情嗎?那為什麼你們不會去尋找一些奇人異士來解決這些問題呢?與其這樣子坐以待斃,還不如主動出擊,將這個麻煩徹底的解決掉,斬草要除根。”中天孤芳淡淡地將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說了出來。最主要的還是感覺這件事情有一些奇怪,剛剛自己明明聞到了一絲老鼠的味道。但是那種味道很快就消失不見了。反正總之感覺一種十分不舒服的東西,好像是剛剛突然在自己的身邊飄過。
速度是十分迅速的,哪怕是自己好像也追不上他們的速度。但是如果真的要打起來的話,自己未必。跟不上他們。
二丫的父母眼睛在此時此刻也紅腫了起來,他們蒼老的面容上帶著一絲無奈。原本昨天的時候還是很年輕的樣子,經過這件事情之後,彷彿蒼老了十歲。臉上也消失了之前的笑容,轉而所帶的是一片發愁。
“其實這種情況我們具體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只知道我們剛出生的時候,這種情況便已經有了。那個時候是五年一次。但是不知道為什麼近些年來次數竟然間隔的時間越來越少。到現在幾乎是半年一次。本來這次糧食就是我們的生存之本,但是如果沒有這些糧食的話,我們恐怕就已經活不下去了。而且想要走出這片森林的話也是十分好時間的,如果路上遇到一些什麼危險之類的話。想必也就出去,之後也就再也回不來了。”還沒有說完,就開始哭哭啼啼了起來。
婦人的丈夫也有一些埋怨自己的妻子。畢竟眼前的人也不是自己鄉村裡面的人。就這樣子告訴對方,也興許會得到那些大人的懲罰。
中天孤芳突然感覺這件事情還是有一些蹊蹺。既然說的是土地大人的話應該是土地神了吧。
土地神源於古代的“社神”,是管理一小塊地面的神。《公羊傳》注曰:“社者,土地之主也。”漢應昭《風俗通史·祀典》引《孝緯經》曰:“社者,土地之主,土地廣博,不可遍敬,故封土為社而祀之,報功也。”清翟灝《通惜編·神鬼》:“今凡社神,俱呼土地。
社日是古代農民祭祀土地神的節日。漢以前只有春社,漢以後開始有秋社。自宋代起,以立春、立秋後的第五個戊日為社日。唐代詩人王駕有《社日》一詩,主要是描繪社日的歡樂場面。
土地神是民間信仰最為普遍的眾神之一,流行於漢族地區及部分受漢族文化影響的少數民族。
土地神屬於民間信仰中的地方保護神,在民國及其以前,凡有漢族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現象。在傳統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現代多屬於祈福、保平安、保收成之意。
土地神又稱“土地公公”、“土地公”、“土地爺”,民間信仰最為普遍的眾神之一,流行於漢族地區及部分受漢族文化影響的少數民族也有信仰。
土地神屬於民間信仰中的地方保護神,在民國(1949年)及其以前,凡有漢族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現象。在傳統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現代多屬於祈福、保平安、保收成之意。土地神也是道教諸神中地位較低的神只。
在一般民間的信仰中,神明多半會有明確的出身,但土地神的出處很多,傳說之多不勝列舉,此舉中之兩例。
一說為:周朝一位官吏張福德,生於周武王二年二月二日,自小聰穎至孝,三十六歲時,官朝廷總稅官,為官廉正,勤政愛民,至周穆王三年辭世,享年一零二歲,有一貧戶以四大石圍成石屋奉祀,不久,由貧轉富,百姓咸信神恩保佑,乃合資建廟並塑金身膜拜,取其名而尊為“福德正神”,故生意人常祀之,以求生意發展。
另一說為:周朝上大夫的家僕張明德或張福德),主人赴遠他地就官,留下家中幼女,張明德帶女尋父,途遇風雪,脫衣護主,因而凍死途中。臨終時,空中出現“南天門大仙福德正神”九字,蓋為忠僕之封號,上大夫念其忠誠,建廟奉祀,周武王感動之餘說:“似此之心可謂大夫也”,故土地公有戴宰相帽者。
明清以後民間又多以名人作為各方土地。例如:清代翰林院及吏部所祀之土地,傳為唐代大文人韓愈。杭州太學一帶,原是岳飛的故鄉,於是太學就奉岳飛為土地神。現在的土地廟中常配祀有土地婆婆,其俗約起於南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