檄文討楚五大罪,條條目目,都是有理有據,漢軍師出有名。
首先,討伐項羽擅權自專,剛愎自用,枉置懷王熊心詔命,置幕府官吏,不遵上下之禮;
二討項羽公然凌駕於眾諸侯之上,以楚王臣子之名行縱長之實,失卻道義;
再討項羽所率聯軍殘虐害民,火燒咸陽,縱兵劫掠,枉為人形,卻有豺狼之實,此為不仁;
四討項羽不識天命,枉顧歷朝歷代中原士民防狼治狼之事,公然引匈奴入關,棄祖宗之地,讓華夏神州沾染胡腥,短視至此,殊為不智;
最後,討伐項羽背約棄盟,置入關盟誓於不顧,悍然禍亂關中,排擠先入關中本當為關中王的沛公劉邦,此為無信!
漢軍有的放矢,討項不顧其餘,將所有的一切都安在了項氏的頭上,這也是為了進一步離散聯軍。
尤其是最後一條,更是讓項羽左右為難,不知該如何處置劉邦。
這一切都是事實,可封劉邦為關中王卻是萬萬不能,邊緣化淡化處理劉邦等人乃是一開始就定下的策略,現在被擺在了明面上,項羽再不能這麼做了,因為所有諸侯的眼睛都在看著,內部的穩定壓倒一切,思前想後,昨天還特地關照,為沛公部眾補齊了軍資糧草。
聞聽討項檄文第五條,劉邦的臉的綠了,這無異於將他架在火上烤。
漢王這麼做的情由,他也能猜到一二,無非是漢使催促劉邦反水倒戈,助漢軍拿下函谷關,劉邦見項羽氣勢如虹,兵威浩大,起了躊躇之念。
這樣的拖延行徑引發了漢王的不滿,逼著他在聯軍後方自爆。
想來如果再不動作,接下來與漢軍的密約也將隨著東風傳到關中來了。
這怎能不讓劉邦如坐針氈!
“漢王如此逼迫,當如之奈何?”
劉邦已經轉了好幾圈了,樊噲等人也從收到大批軍資的喜悅轉為深深的憂慮。
“早知道匈奴人也會插上一腳,就不急著早早的將把柄遞到漢軍手上了...”
由不得劉邦不懊惱,昔日與漢地來往的書信隨時都會被爆出來,以項羽的脾性,正愁沒有機會收拾自己,而韓經煎迫之急,就如同一把利劍架在脖子上。
沛公帳下將不過百,兵不過四萬,只有楚軍十分之一,更別提匈奴人正迤邐而來,消滅扶蘇後,將與楚軍會合尋漢軍?氣。
反水,哼,這不是以卵擊石,十死無生嘛!
“大勢在人不在我,沛公,做決斷吧!”
雖然張良與韓經有隙,但從沛縣一眾的大局出發,也沒得選擇,“扶蘇、蒙恬已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沛公何不放開一角,讓這灘水變得更渾一些?”
喜歡秦時之公子無雙請大家收藏:()秦時之公子無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