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之側有惡臣!”
隴西,蒙恬、王離的大軍浩浩蕩蕩會集於此,王離為自己的背離找了個藉口。
對於他仍稱胡亥為君,扶蘇不經意的皺了下眉頭,蒙恬則是默然不語,遙望咸陽方向,若有所思。
長公子扶蘇發配西域,為蒙恬監軍,帶罪立功。
始皇帝的一道旨意,變相得將蒙恬也一併發配了,蒙氏與扶蘇徹底被捆綁到了一起。
從此,咸陽只出現在午夜夢迴當中。
也不知,灞橋的柳色是不是已經再度泛起了青翠之色。
“上將軍撥亂反正,匡扶大秦社稷,國家幸甚,蒼生幸甚!”
王離手上有著實力強大的長城兵團,扶蘇當然不會因對方的一句失言就上綱上線,而是對其免除秦軍同室操戈的行為大加褒獎。
“趙高弄權,禍亂朝綱,人神共憤,始皇帝在天之靈,勢必降下天雷殛之!”
將秦室大亂的責任全部推到趙高身上,只言不提胡亥貪玩怠政、任用非人,並非是王離忠心不二。
他的心底也有些自己的算盤。
透過觀察扶蘇的反應,以及對胡亥的處置,他想判斷出扶蘇是否有所改變。
其仁恕之風是否仍然秉持於身,畢竟王家一向是胡亥的支持者,也是趙高暗地裡的盟友。
此時天下大亂,王家又有重兵在握,自然不用擔心扶蘇翻臉,可慮者乃是天下大定之日,這些舊賬會不會又被翻出。
“咸陽無防,上將軍與蒙都護引兵回都,一切都將回歸正軌,只是六國亡餘陳兵關外,隨時都有傾覆天下的可能,不知二位可有良策破之?”
扶蘇岔開話題,沒有順著王離的話頭往下說,而是議論起反秦勢力。
漢軍韓經的活躍,楚軍項梁的進逼,都是帝國最緊要的大患,這個話題果然使得王、蒙二人陷入了沉思。
“臣以為,當以緩急相制!”
蒙恬上前一步,重重握拳,彷彿拳頭裡的空氣是那些叫囂的叛軍。
扶蘇:“什麼是緩,什麼是急?”
王離也注視過來,看向了這位與自己齊名的大秦將帥。
“定鼎咸陽,肅立朝綱,收拾局面,此為刻不容緩,宜速行。”
“大兵平叛,操戈中原,宜用緩圖。”
蒙恬指了指沃野間叢生的雜草,“天下板蕩,我軍無日不戰,大秦已不復歷代先王在位之時的積累,關中之疲弊,肉眼可見。”
田間幾無耕種之人,要不然豈能良田生野草。
耕戰,耕戰,只有戰,沒有耕,豈能持久。
蒙恬指出大秦國力消耗之劇,民心不復為秦為,中原六國如是,就是這關中老秦人,也是抱怨重重。
因此,扶蘇咸陽主政之後,首要在於休養生息,重新煥發關中秦地的生機活力。
“叛軍剛起,正是平亂的大好時機,蒙將軍豈可因章邯的一時失利而心生躊躇?”
王離卻對此持不同意見,“章邯所率,不過是些修陵鋪路的刑徒,哪裡是你我麾下健兒銳士所能比!”
領軍之人,對自己的軍隊有些絕對的自信,王離將秦漢相爭的失利歸結為章邯所部盡是些雜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