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將者不能無傲氣,但也不能盲目自信,扶蘇聽到此處,不禁有些擔心,王離戰功赫赫,目無餘子,這樣的心態是禍非福。
“上將軍豪氣,我大秦幾十萬將士要是都有這般膽氣,何愁宵小不滅!”
兩夥長久相互提防的兵團陡然聯合在一起,有些話扶蘇此時也不好說透,只能順著他的心意往下說。
“不過,叛軍趁我大秦生弊,沒少招兵買馬。”
“天下諸賊中,以漢、楚兩酋為最,項梁不用說,鼓動荊楚江淮之眾,聯軍將近六十萬,不容小覷。”
“那韓經昔年不過是弱韓一宗室子,有些薄名罷了,卻在三晉燕齊攪起漫天的煙塵,最近又擊敗了章邯,得眾甚廣,輕忽不得。”
扶蘇與蒙恬對中原局勢一向極為關注,“以扶蘇之見,還是慎重些好。”
“眼下最當緊的,是要以最小的代價穩定關中,再以函谷、武關之險阻滯賊軍,等到關中砥定,倉稟覆有餘糧,兵甲大盛,犁庭掃穴正當其時!”
“當年先祖不過擁有關中一地,後來兼併巴蜀,北滅義渠,攻取了河南地,奠定了橫掃天下之基,如今大秦雖然丟失了中原大部,六國亡餘死灰復燃,但我大秦國力人口比之當年還要強上一籌,關中的背後又多了西域之地可為緩衝,只要用心經營上十年數載,東出可期。”
扶蘇分析了下目前的形勢,不乏鼓勵。
蒙恬、王離也明白,長公子這樣說其實是有失偏頗的。
大秦是控制了西域咽喉,可同時也侵犯了各多勢力的利益,匈奴之外,又招惹了月氏、烏孫這樣的敵人。
顯然,扶蘇是扶持蒙恬之議,王離也不好多言,場上一時就有些悶悶的。
雙方是初次攜手,蒙恬見話題有些僵硬,出言打訕,“不知往咸陽聯絡二位丞相之事進行的如何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扶蘇離都,蒙恬也扶勢於咸陽,因此聯絡都中舊人打通關節之事都委託給了王離以及他身後的王氏將門。
“李相、馮相被趙高排擠,他們軍中的嫡子甚至因被使者問罪,加上受圍於漢賊,不甘受辱,隨章邯一塊麵北自盡,當此困厄之時,他們對趙高必定也是不滿到了極點。”
“長公子放心,算算時間,派出勾通的使者也快要回來了,二人雖然閉門不出,不能再度左右朝局,但他們的門生故吏遍及關中,有了他們的相助,大事就成了一半。”
咸陽守備兵力不過萬人,而且與蒙、李兩家都有些千絲萬縷的聯絡,以隴西此時兵力之盛,破咸陽入主秦室只在彈指間,之所以聯絡李斯、馮去疾,乃是為了天下悠悠之口。
畢竟胡亥是始皇帝御詔親傳的二世皇帝,包括扶蘇在內,名義上只能是他的臣子。
有了左右丞相的支援,形勢就大為不同,名義上,他們都是始皇帝臨終時的託孤大臣,以臣下的名義,自然翻不起風浪,可要加上扶蘇,有了先皇長公子的大旗,在朝野洶洶的當下,大可一言興廢立。
“緊急軍情!”
三人暢論關中事,要等的訊息終於到了。
啟開信箋漆封,扶蘇默然半晌,這才將信箋遞給二人。
王離:“皇帝敢如此行事!”.
“只怕又是趙高獨斷專行,做下這等潑天大案!”
蒙恬嘆了口氣,“十八皇子輕信人言,自毀幹臣,牽連了這麼多無辜的老臣...”
“不過,如此一來,我們的計劃也要泡湯了,咸陽已是腥風血雨,想要名正言順的迎立長公子只怕是辦不到了,我等當遣軍速行。”
丞相李斯、馮去疾以謀逆論罪,三族棄於東市!
喜歡秦時之公子無雙請大家收藏:()秦時之公子無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