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南公的話引來公孫玲瓏的一聲嬌呼,“怎麼會如此?”
“但是也從來不曾輸過。”
南公眼皮不曾稍抬,語速極慢,似乎時而神遊天外,以會周公,時而嘴唇翕動,以己身豐富的業歷指導小輩。
“君子無爭,上善若水。”
“含光無形,坐忘無心。”
伏念扭頭與張良對視一眼,“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二師弟有先人賢士之風,為人處世淡泊功利,與人無爭,但坐忘心法遇強則強,這一局又當是和局。”
風闌雨驟,勢若奔雷的一劍停在了顔路身前,顔路收劍歸鞘,施禮下場。
扶蘇卻沒有馬上宣佈勝七獲勝的結果,而是滿面猶疑。
無它,勝七雖劍指顔路,但其腳下卻在剛才的打鬥過程中出現了一個字。
“仁!”
正是儒家倡導的理念之一,顔路在對敵時引導勝七劍勢劍氣,憑空在場上劃出了這個字。
這也意味著顔路遊刃有餘,勝七的所有攻擊盡在其掌握之中。
“巨闕再進一步便可噬人,就結果而論,勝七的獲勝無可辯駁。”
李斯拱手致意,扶蘇從善於流,點頭認可了這一結果。
而對此判定,顔路沒有絲毫反應,一如上場之初,面帶淡然的微笑,回到了自己席位。
勝七看著腳下的字,心內百感交集,“勝之不武,有機會再來討教!”
讀書人就是麻煩扭捏,處處讓人不痛快,勝七心內大為光火。
在心底打定主意,將來能不跟讀書人打交道就儘量避免之,自己還是習慣於那個拳拳到肉的江湖。
顔路此戰,儒家計,只能戰平或戰敗。
第一場已經挫敗了帝國官方勢在必得的一戰,如果接連獲勝,無異於不顧及扶蘇的顔面發起挑釁。
這樣一來,帝國與儒家之間將加深矛盾,大秦對儒家的應對態度也將隨之而變。
現如今體面的落敗,既展現了儒家溫恭謙讓的態度,表明儒家無意與帝國唱對臺戲的心跡,又小小的露了一手,留個活釦,展現了儒家的部分實力。
如此處事進退之道,扶蘇轉瞬即想通,對儒家三賢的讚賞又多了幾分。
守禮法、知進退,就有可能為帝國所用,教化萬民,此行不虛。
韓經在樑上看得清楚,真要論及武功技藝,顔路未必比勝七強出太多,但其坐忘心法的特性在此。
劍法一經施展,綿密無邊,風雨不透,利在防守,以不變應萬變。
正應了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大崗這句話。
別說是勝七,換成趙高親自上場,急切間也攻不破顔路的防守,相當一段時間,仍將是旗鼓相當之局。
修行坐忘心法的顔路如同被壓迫的彈簧,遇強則強,借力反彈。
要戰勝這樣外綿內剛的敵人,只有如韓經般,以絕強的武力碾壓過去。
彈簧的承受力終歸有極限,被暴力傾軋過後,就徹底報廢了。
“接下來,有勞曉夢大師了。”
最後一場,關乎帝國威嚴,絕對不可以輸。
扶蘇寄望於曉夢大師,後者也當仁不讓。
喜歡秦時之公子無雙請大家收藏:()秦時之公子無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