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局是扶蘇一方先行上陣,於情於理,這回也該輪到儒家上場,對方出人應對。
隨著一陣沉重的腳步聲,勝七揹負巨闕,抱著膀子與顔路相對不過三十步。
這樣的距離,只要巨闕揮舞起來,劍勢劍風就能制敵取勝。
李斯認為勝七是他的人,因為是他將勝七從噬牙獄放出。
趙高認為勝七是自己的人,因為勝七為羅網效力。
勝七則自認只為自己而戰,自己不過是一個尋找真相的復仇幽靈。
顔路也在一直打量勝七,他的面板黝黑,粗獷豪放,肌肉結實,有著針一樣的頭髮。
最引人注目的當然是臉上和裸露出來的身體上,那無數的傷疤以及刺字。
以他的學識,自然識得七國刺字的來歷與含義。
齊之死敕,以死亡來訓誡。
楚之不赦,遇赦不赦,死牢坐穿。
燕之重冥,猶如九泉,永墮黃泉。
趙之重戾,意指重罪、大過。
魏之邪戾,邪惡乖戾至極。
韓之逆天,罪中之罪,不得寬恕。
秦之誅滅,天誅地滅,百死無生。
其人聲勢,配合上他這一身刺字,勝七瞳目帶煞,宛如煉獄之鬼。
公孫玲瓏第一個對勝七表示皺眉不喜,此等粗劣武夫一上場,就破壞了張三先生論道的意境。
反觀顔路,處變不驚,淵停嶽峙,衣袂隨著場上氣勢的攀升,飄飄欲飛。
兩人對立,簡直就是文明與荒蠻的兩個極端。
勝七剛猛無鑄,巨闕劍法勢大招沉,輪轉如飛,聲勢駭人。
顔路則是見招拆招,全是防守,即使勝七故意賣出破綻,他也不遞招進攻。
勝七是肆掠的狂風,顔路則是隨風飄舞的柳絮。
兩人的僵持是註定的,狂風怎麼也不能撕碎風眼正中的柳絮。
柳絮看似飄舞不定,可等風勢降下來,卻絲毫未損,正如顔路此時衣不沾巾的飄逸不群。
“殷天子三劍!”
“視之不可見,運之不知其所觸,泯然無際,經物而物不覺。”
“沒想到儒家二當家竟然持有含光劍!”
場上都是識貨之人,不獨李斯驚撥出聲。
此乃傳說中的無形之劍。
顔路劍在鞘中時,露出的只有宛如碧玉的劍柄,等到拔劍應敵,偶然於光下,才顯露出劍刃。
殷天子三劍,含光、承影、宵練,其聲名遠播,不僅是由於其材質皆為神兵利器,其中更有一番義理傳承。
“鋒芒含而不露,風胡子劍譜排名第十六,儒家果然藏龍臥虎。”
趙高臉色不渝,羅網四處搜尋含光,是你到竟然在顔路的手中。
而且這涉及到一樁陳年往事,關乎到上一任驚鯢劍主,因此趙高也對顔路的來歷心生疑惑。
“巨闕自落入勝七手中,風胡子劍譜排名由二百名開外,重回劍榜第十一位,看來二先生有難了。”
公孫玲瓏不通武藝,但對風胡一脈的典故也是信手拈來。
“含光之所以排名十六位,是因為含光在江湖上從無勝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