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既然都沒有異議,那麼第一場就可以開始了。”
“切記,點到即止,不得傷人性命。”
趙高眼神微眯,六劍奴閃動登場。
“六個奴僕向來同進同退,先生儘可派出同等陣容的人選。”
趙高陰惻惻出聲,嘴角不無得意。
張良見此,更在心底坐實了對方來者不善。
都沒有安排以及下令,六劍奴就自發上陣,顯然這一切都是計劃好的。
得想辦法打亂對方的節奏才行。
六劍奴六人一體,一出手就是絕殺之招,論及武力,儒家在場的任何一位斷然不是對手。
如果以田忌賽馬的手段,先輸掉第一局,那麼後面兩場就被動了。
以劍論道,非只是恃武逞兇,更重要的是論道。
決策判定之權在公子扶蘇的手上。
正好,藉此也能試探一番帝國長公子對儒家的心意。
一念及此,張良以目相示,兩位師兄稍安勿躁。
昂然起身,“張良願行這第一場!”
此等大丈夫豪氣,引得對坐的公孫玲瓏目炫神迷,驚撥出聲,以團扇遮面,露出水汪汪的大眼以及光潔的額頭。
......
公孫玲瓏的反應,以及張良陡然一滯的氣息、稍顯尷尬的面容,旁人可能沒有觀察得那麼仔細,但卻被俯瞰視角的韓經盡收眼底。
儒家小聖賢莊成了風暴的中心,此等熱鬧,韓經又豈肯放過。
為了親臨現場,韓經不惜喬裝打扮,施展鏡花水月,做了回樑上君子。
都說空談誤國,沒想到張良嘴炮亦可退敵。
在扶蘇的裁定下,第一局以張良獲勝而告終。
趙高臉色一沉,雖未發作,但心內已是積滿滔天怒火。
公子扶蘇缺乏始皇帝陛下的威嚴雄心,為人懦弱,決事猶疑不定,實非明主,這更堅定他打擊扶蘇的勢力,扶保胡亥皇子上位的決心。
張良的口舌之利,多有借鑑名家公孫龍子、惠子的經典論斷,公孫玲瓏對張三先生的表現更為滿意了...
韓經嘴角微咧,事情越發得有意思了。
張良施禮退下的同一時刻,儒家二當家顔路持劍步入中場...
喜歡秦時之公子無雙請大家收藏:()秦時之公子無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