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燕見熊負芻屢出哀聲,心裡也很不是滋味,再也忍耐不住。
“有一事未來得及稟明,望王上恕罪!”
“你為我大楚柱石,更是寡人肱骨心腹,有什麼不能說的?”
望著恭身謝罪的項燕,楚王負芻是多有不解,但還是收拾情緒,跨步上前,虛託將其扶起。
“因為此事尚未議定,故而臣沒有立即報與王上。”
“昌平君派人送來密信,約以圖秦。”
項燕的下文果然有乾貨,釣足了楚王的興致,也顧不上什麼欺瞞君上之過了。
昌平君是秦國褒獎熊啟之功所授封號,楚國上下亦是如此稱呼。
只因他身份特殊,本就是護送王女入秦為後,這才留在秦國朝堂,襄贊軍政事務。
這些年為秦國立下汗馬功勞,上至秦王下至秦民,都對他的才幹和高潔的品質深為賓服。
而他也沒有做出害楚媚秦之事,關鍵時刻,每每強調秦楚姻好,在楚人這裡也素有威望。
入秦為相,沒有摻和進楚國內部王位的爭奪,這也讓熊負芻對這個王弟抱以寬仁關切之情。
“當真?”
無怪乎楚王不信,這些年昌平君身為秦子太子之舅,深耕於秦國朝堂,他的利益所在,在秦不在楚。
“千真萬確。”
“如果不是昌平君暗中將秦國虛實及時相告,臣也不敢貿然撤軍,與秦國單方面休兵罷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結果也證明,情報都是真的,秦國也沒有再打下去的本錢了。”
項燕朝咸陽方向投去深沉的一瞥,似是在感謝昌平君對楚國故鄉的付出。
“昌平君人在咸陽,心繫家邦,誠感動天,昭昭日月,必能佐我大楚國祀不滅,香火永存。”
咸陽的熊啟此時也在府邸庭院裡對月思懷。
他心裡所斟酌的利益得失,遠不是項燕等人想的那麼簡單。
公子扶蘇為秦楚兩國王裔之後,身份血統之高貴自不用說,又蒙儒法名家教誨,性情溫文爾雅,有王道之風。
可在淵深莫測的嬴政心裡,似乎這份生而高貴並沒有得到重視。
甚至昌平君還感覺出秦王對追隨在扶蘇身邊的楚黨一第隱隱的鉗制,畢竟當年懷王被張儀詐入咸陽臨死時說過秦國有楚國一半的血脈。
諸子漸長,扶蘇一日不被立為太子儲君,熊啟等人的心就安定不下來。
“只有公子扶蘇執掌的大秦,方對得起我等多年的苦心孤詣。”
只是想起秦王的那雙莫測高深的眼睛,昌平君心下又有些忐忑起來。
真的能瞞過那雙眼睛,重定天下秩序嗎?
“王離有什麼訊息報上來?”
聽完詳細的彙報,確認了大秦短暫時間內無力擊潰吞併荊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