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番立太子之議只是一種試探動作,這次倒有幾分出於真心。
至於危機之後的權力爭奪,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可能是韓王安自覺嘔血,身體時好時壞,精力每況愈下,急切的需要一名能夠肩負起重擔,能在這樣的危機關頭替韓國存亡續絕的繼承人。
“八弟機敏幹達,曾經成功出使秦國,有著豐富的外交經驗,兒臣以為,八弟是最好的出使人選。”
韓宇的推舉三分公心,七分私心。
於公來講,韓經確實是最合適的人選,他與魏國接下來的實際領軍人物寧陵君魏咎的交往並非全不為人知,只是沒有人能想到他們會牽連的之麼深罷了。
從韓宇的個人利益出發,將這個最大的競爭者派往魏國,變相的斬斷了韓經的勢力延伸向軍隊的可能。
領兵抗魏,姬無夜是當之無愧的統軍者。
只是韓王勢必會安排公子宗親相隨,這也是一種權衡。
傾國之兵,掌於姬無夜一人之手,宗親負責後勤或監軍,這是題中應有之意。
龍泉君安平君既歿,宗親之中,夠份量的人選除了韓宇三人還能有誰。
“那就再辛苦老八一趟,寡人等你的好訊息。”
韓王安現在只有相信韓經能像前番使秦一樣,再度力挽狂瀾。
韓王眼神帶著期許,將此事定了下來,韓經也只能裝出一副竭忠盡智的模樣應承下來。
“接下來,阻遏魏國兵鋒之事就全仰仗大將軍了,白卿為副帥,麾下銳卒也要調動起來,萬事以與魏軍相持為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兒臣有不同意見。”
韓王剛宣佈完軍事方面的部署,剛剛臨危受命的韓經再次站了出來。
“血衣侯不適合掌兵與魏軍相抗。”
“樂靈太后之薨逝與侯爺有著直接的關係,如果侯爺出現在戰場,將會激起對方極大的憤慨,我軍所要遭受的攻擊也就更加猛烈。”
白亦非蒼白冷峻的臉上又一次掛滿寒霜,偏偏韓經所言佔理,心頭再大的怒火,此時也不能發洩。
朝臣紛紛點頭,血衣侯的赫赫兇威第一次被人無視了,就連姬無夜,也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
沒有立即挺身,站在夜幕盟友的立場出言反駁,這本身就表示出對這一觀點的認同。
有時候,沉默也是一種態度。
“我韓國乏糧,不能久戰,最終的目的還是要以戰促和,最好能小挫敵鋒,以便使臣能以最小的代價得魏國朝堂的諒解。”
張開地的臉色比嘔血的韓王好不到哪去,身為相國,這段日子承受的壓力不比任何人小。
“薨逝的魏太后與我韓國關係匪淺,本是最為親近的盟友,不想逢此大厄。”
“為了兩國消彌兵戈,邦交永固,老臣有一想法。”
五代相韓是一種崇高的家族榮譽,也是韓國君王對張家最大的恩寵與信任。
長期秉政,政治經驗少有能比擬者,當此之時,韓王正要借重此等經國老臣的經驗手段。
張開地又有什麼主意,包括韓經在內,都在靜立傾聽。
“交往莫逆,無過於姻親,公主紅蓮,年已及笄...”
喜歡秦時之公子無雙請大家收藏:()秦時之公子無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