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二人來的時候已經快過了飯點兒,二樓雅間很快就有客人下樓來了。
客人到櫃檯結賬之後,還問:“店裡的葡酒什麼時候開始賣啊?”
封七本來在埋頭記賬,聽了這話忍不住抬頭笑著打趣道:“陳老闆,我們哪裡敢上架賣葡酒啊,一旦開賣,您怕是就懶得再上我們店裡吃飯了吧?”
沈敬學聽到外面的對話,剛想探頭出去看一下,就見小二過來笑著招呼道:“二位客官,樓上的雅間已經收拾好了,請您二位隨小的上樓吧。”
路過櫃檯的時候,沈敬學又聽那位陳老爺道:“封掌櫃,瞧您這話說的,就算沒有葡酒,衝著初味軒的菜,我也得隔三差五的來啊!
“不過不是我說,您就不能給夏娘子帶個話麼?我家的船隊去的是西洋,咱們兩邊合作,誰也不耽誤誰的生意,大家都多賺錢,何樂而不為?”
開業這幾日,類似的話封七已經聽過不知多少了。
他打了個哈哈道:“陳老闆,我也跟您說過了,我們店就是小本買賣,這酒是夏娘子特意釀了給店裡招攬生意的,混個溫飽,沒那麼大的野心,也沒那麼大的產量,不是我們不想賺錢,是真拿不出那麼多酒來。”
這話一聽就是騙人的,別的不說,沒有野心?
又是入宮獻宴又是開酒樓的,好多處的玻璃大棚也都建起來了,這能叫沒有野心?
可封七非要這麼說,陳老闆也沒得辦法。
若是換做旁人,陳老闆興許還能盤算著來點威逼利誘的下三濫招數。
可俗話說得好,商不與官鬥,夏月初背後不光有薛承和廖老,明眼人都能看出來至少還有陳瑜白給薛家撐腰,說不定還要加上小皇上。
陳老闆這次來,也是存了想要攀關係的打算。
所以即便關係攀不上,生意談不成,也不能把關係搞壞了。
陳老闆又跟封七寒暄了幾句才帶人離開。
沈家父子倆也進了二樓雅間。
小二將一本菜譜遞給沈旭,笑著說:“您二位先看看,小的去給您泡茶,拿熱毛巾來。”
看著小二出了門,沈旭沒急著看菜譜,反倒沉著臉問兒子:“你剛才一個勁兒地往人家櫃檯那邊看什麼,像什麼樣子。”
“爹,剛才那人我認識,是陳記船行的東家!”沈敬學有點激動地道,“我之前跟著堂哥他們出去遇到過,陳記生意做得可大了,不但造船,還有自家的遠洋船隊,聽說每年都要在大齊和西洋之間跑上一趟,每次都能帶回來許多西洋的新鮮玩意兒,他們說大齊這邊的茶葉、陶瓷,在西洋賣得比黃金還貴。”
陳記船行?
沈旭屬於比較醉心於鑽研廚藝的人,對其他行業的事兒並不怎麼關注,但他以前也聽說過陳記的名號。
“陳記不是在廣東那邊麼,大冬天的跑到京城來做什麼?”
“我聽說是因為吐蕃王入京的關係吧,好像是想跟那邊搭上線,打算從吐蕃那邊進一批貨,明年賣到西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