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餘人此時坐在雅間內等著上菜,張裕森跟董元久和魏國濤坐在一起,著實有些侷促不安。
雖說一把年紀了,但是還真沒跟這般分量的人同席而坐過。
而且他今天被請過來做評判,心情也是十分複雜的。
萬隆居是保定府的老字號酒樓了,傳到張裕森手中的時候,已經是第三代了。
他接手萬隆居的時候,酒樓已經漸漸在走下坡路了。
是他大力提拔新人、開發新菜,用了幾年時間,才將這個保定府老字號的位子又重新坐穩的。
如今雖說他已經退居二線,酒樓的生意都交給長子打理,但畢竟是自己一手挽救回來的生意,他也做不到毫不過問,經常還會回去轉兩圈兒,指點一二。
酒樓的生意一直不錯,隨著保定府官商雲集,有錢人越來越多,張裕森又十分又眼光地推出了高檔酒席的服務,山珍海味輪番上陣,價錢定得也是叫同行眼紅,各種唱衰。
但是事實再一次證明,張裕森的確是眼光獨到,萬隆居一時間賺得盆滿缽滿,繼續穩坐保定府廚行龍頭老大的位置。
但是這一切,都在上膳堂開業之後戛然而止。
與萬隆居不同的是,上膳堂一開始盯準的就是高階市場,從定價上就可以看出來,完全只做上層社會的生意。
所以首先從逼格上來說,就已經甩了萬隆居好幾裡地。
其次從開業起,就有魏國濤一直幫著拉生意,造聲勢,可以說是一下子就開啟了局面。
最後,還是要說夏月初的手藝的確是好,吃過的人無不豎大拇指。
而且除非是訂天字號院,否則尋常的酒席,一桌也只比萬隆居的高檔酒席貴個兩到三成。
一般能吃得起萬隆居的,就也不差那點兒錢去吃上膳堂了。
所以自打上膳堂開業之後,萬隆居那邊高檔酒席的客人越來越少,到了去年年底,基本上就已經無人問津了。
雖然長子還是有些不捨得直接除去這項生意,畢竟誰也不知道上膳堂能不能站得住腳,說不定只是一時熱鬧罷了。
而且將自家的高檔酒席撤掉的話,就相當於認輸了一樣,也是讓他有些無法接受的。
最後還是張裕森果敢,壯士斷腕地砍掉了這項營生。
雖說如今店裡的中低端生意做得還算不錯,但也絕沒有之前那般日進斗金的繁華盛況了。
張裕森也曾經想去上膳堂嘗一嘗夏月初的手藝,但是他作為保定府這邊知名酒樓的大廚,即便是已經退居二線的了,萬一傳出去他也去上膳堂吃飯,那就相當於砸了自家的招牌,所以一直未能如願。
沒想到如今竟然透過這樣一種方式,能夠嚐到夏月初的手藝。
此時雅間內,幾個吐蕃人聚在一起,說著其他人聽不懂的話,董元久跟魏國濤聊得火熱,張裕森只能百無聊賴地乾坐著。
好在不多時,後廚便開始上菜了。
“涼拌駝肉。”
“蔥爆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