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麼回答都是錯,朱子龍走的這是陽謀,無懈可擊的。
這簡直就是給有些官員,造成了成噸的傷害。還讓不讓愉快的玩耍了?<的忍了,誰叫現在官員工資不貪汙,也能過的很好呢。先保住飯碗再說!
這世間,能不為五斗米折腰的讀書人很多。但是,來個五十鬥,五百鬥,還是合法的收入,誰來也得折腰啊!
當然了,朱子龍也深知記者如果為了銷量,亂搞事的後果也是很可怕的。
於是,讓人送來通知,給楊宛同她們。
其內容為:輿論的監督,可以促使官員更認真對待自己政務,這是好事。
但是,絕不能變成職業窺人隱私),專探人私生活的狗仔報紙。必須要拋棄那些低俗的東西!
……
得到了朱子龍要求整改的命令後,楊宛同她們連續開會幾天。
最終上交了一份內部會議記錄和以後報紙路線計劃書,上交到了朱子龍手上。並且隨之而來的,還為了響應類似超市變革,必然會有大動作的情況。
文稿派人送到朱子龍這裡,連他看完都叫一個好。
想了想,在上面還寫了個讀後感。天災來臨,赤地千里,人吃人的慘劇時常發生!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天災面前,為何國家如此無力進行搶救百姓?
大明養士二百年,為何在當時政局,如此艱難的時候,沒有所謂計程車紳挺身而出,為國呢?
朱子龍這一手,把問題丟出來,然後不說怎麼解決。
在後世,就是公知流、攪屎棍的論調。讓人深惡痛覺的那一種!
但放在幾百年前的大明,這絕對是不管是政治上正確,還是城府上的行事作風,皆是堪稱最合理的一種論調。
尼麻,以前東林黨也這麼玩過,為什麼我就不能這麼玩?
不出意料,這篇文章刊登在《大明週報》的頭版頭條的時候,立刻引起了天下軒然大波。
只是,這篇文章見報之後,整個大明士林都對這個問題,有種故意避而不談的意思。根本就沒人敢於正面迎戰,回話者也很少。
不是他們都老實了,而是朱子龍是誰,涉及的問題和人物地位,過於敏感。
明朝讀書人和地主的節操,其實也就那樣了。
要不然,後世清朝時,為什麼就全成了奴才,叫什麼聖明?
現在,也差不多了,讓後金和李自成殺怕了。然後,看朱子龍這架勢,尼麻好像比後金和李自成更猛,更殺氣騰騰呀,好怕,我們還是別多嘴了。
但凡有點骨氣的,基本上活到現在,要麼認清了現實了。要麼投靠朱子龍了!
其它的人,說實話,你是誰呀,誰認識你啊?
在這樣的節奏下,自然而然的,大明週報就成了洗腦工具了!
換了以前東林黨還在時,絕不可能會如此順利實現,對商稅,以及士林集團,正面清算懷疑時的報道。
甚至於連提都沒人膽敢提一下,這種類似的問題。因為換個人發出這樣的聲音,必然會慘遭整個統治階層的反戈一擊!
(未完待續。)
喜歡我有皇帝分身請大家收藏:()我有皇帝分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