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王也沒立什麼大功勞,慕容瑁也無功勞啊,怎麼突然從天而降賜了個郡王。
然,就在眾人猜測連連之時,皇帝又下了幾道賜封恩旨:封四皇子為廣平王、五皇子為延寧王、七皇子為長安王,著戶部撥款在原有的定國公府上敕造府邸,由禮部擇選屋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皆是郡王爵,就如同慕容瑁的昌郡王一般。
正興帝登基之後,除封蕃,將所有親王、郡王遷入京城,親王享三縣食邑為封地,郡王為兩縣,皇族候爵則為一縣。又有嫡出公主享兩縣湯食邑,而庶出公主只得一縣湯食邑。親王府郡主、郡王府縣主取消封地,但得到封號時,皇帝賞賜田莊,田莊上的收益足夠他們的食邑。
所有親王、郡王只允在湯食邑建造別府,別府下人不得超過五百,府兵不得超過三百。
親王府郡主嫡長女可得二千畝良田,庶長女則為一千畝,嫡次女、嫡幼女為一千五百畝。無封號者,則不受朝廷賞賜,不享內務府每歲按例發放的衣料等物。
而郡王府縣主若是嫡長女可得一千畝良田的賞賜,庶長女為五百畝,非長女的嫡女可得七百畝,其他有封號的縣主可得三百畝,可享內務府每歲按例發放的衣料、首飾等。
夜已深。
鎮北王府書房內,鎮北王溫鵬遠請了溫思遠、溫志遠、溫修遠三個弟弟過府一敘。
寒喧一陣後,溫鵬遠問道:“京城都在議論,說鳳歌公主幫昌郡王求來了王爵,思遠,你在翰林院當差,皇上又最倚重你,你可知此事真偽?”
溫思遠道:“當今皇上乃明君,豈是鳳歌公主能求來王爵的。不過……”
溫修遠急道:“有話快說,你是想急死我?”
溫思遠不緊不慢地道:“雖不是鳳歌公主求來的,但皇上確實因為鳳歌公主的話才賜下昌郡王的爵位。”
溫修遠道:“你細說來聽聽。”
溫思遠道:“四弟,請恕我無可奉告。鳳歌公主絕非爾等所想之人,是個心有大愛,胸藏丘壑的女子,她的心胸絕不比男子差。不過,誰家若是娶能鳳歌公主為婦,再延二百年昌盛平安不在話下。”
溫鵬遠驚道:“鳳歌真的就這麼好?”
“她能想到旁人未曾想到的話,也是因為她的話點醒了皇上。滿朝文武那麼多,誰能告訴皇上那些話?沒有,只她說了。此次皇上連賜封三位皇子,個個都是郡王,無一親王,這說明什麼?是要皇子們建功立業,而不是一味地享受榮華。他們想要親王位,皇上便要他們自己來掙,幹得不好,是要降爵,做得好了,自會晉爵。”
溫思遠道:“鳳歌公主看到了世人沒看到的隱患,也點出關鍵,更道出皇上一直以來忽視的問題。若哪家娶得這樣的女子過門,旁人只懂教育子女,而她已開始謀劃如何教養孫子、重孫、乃至後嗣子孫要走之路。就憑此,非尋常婦人可比。”
他一臉凝重,細細地看著溫鵬遠,“思遠以為,大哥可嘗試將鳳歌公主聘為宗婦。”
溫修遠立時大笑起來:“溫如山嗎?就那混賬幹了多少糊塗事,就憑他也配。”
溫鵬遠面容陰沉得難看。
就算溫令宜做錯了事,可到底也是他的長子,溫修遠好歹也是嫡親的四叔,他怎能這般評價親侄兒。
不知何時起,他這個四弟已與他貌合神離,時不時用話刺他幾句。
溫修遠道:“你家溫如山是什麼品性?鳳歌公主可是尊貴的皇家公主。要說配得上,我家令憲不錯,男未婚,女未嫁,可不像如山,早前還娶過一個來路不明的女人,更生了一個非嫡非庶的女兒。”
憑什麼所有好的都要歸大房。這鎮北王的爵位,他溫修遠也有一份功勞,浴血沙場,九死一生,可最後他得封鐵騎大將軍,而得到爵位的卻是溫鵬遠父子。
溫修遠見溫思遠誇讚江若寧,既然溫思遠能說這等話,想來江若寧定是好的,人家畫繪得好,又得太后、皇帝疼愛,更重要的是,半點不似深閨養出來的嬌花,人有會武功,出理廳堂,下得廚房,總之一句話:好!
溫志遠譏諷道:“你家令憲是不錯!見到漂亮姑娘喊妹妹,與誰都是自來熟,你沒聽到京城人如何評價他——花花公子!”(未完待續。)
喜歡紅妝名捕請大家收藏:()紅妝名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