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瀾郡主垂首,眼裡含笑,自己雖是有封號郡主,可想到她的封號,與一等郡主還差一截,連封號也有異於嫡出郡主,她們這一代的嫡出郡主封號從了玉字旁,這不是明顯告訴旁人,她不是一等郡主麼?明珊為了打壓她,更是沒少藉著她的封號取笑。
如果……
她與鳳歌公主交好,是不是皇上會改賜個封號,彼時,也是個玉字般的封號,那她就如同嫡出郡主一般尊貴。
敏王府大公子慕容瑁被破矩封了郡王爵,這如同一石激起千重浪。
而因傳旨太監在敏王府說的話,許多人都知道,這是鳳歌公主替慕容瑁說了好話,皇帝方才恩准了旨意,且是額外賞賜的王爵,敏王府的候爵還在。
敏王妃聽到訊息時,整個人呆坐在貴妃椅上。
五奶奶則是滿臉興奮,從早前的頹廢到此刻釋然,“母妃,五公子的爵位還在,我們王府還有一個候爵。”
敏王妃厲喝一聲“你給我閉嘴!”
明珊刁難鳳歌公主,還是當著那麼多人的刁難,他們這邊算是把鳳歌公主得罪狠了。誰能想到呢,最受寵愛的鳳舞公主,竟然比不過皇帝過繼來的嫡女。
皇帝可是明君,他怎麼就因鳳歌的幾句話,硬是白賞了慕容瑁一個王爵呢,雖然話是說讓他先賞後功,可通常這種情況就是定了的,只要慕容瑁不是犯下什麼天怒人怨的大過錯,他就能當一輩子的昌郡王,享一世的榮華富貴。
世子妃捧著茶盞,雲淡風輕不說話。
慕容瑾來回踱步:“我是世子,他是郡王。說起來都是同等身份。”
親王世子,比親王位低一級,親王是特一品,世子是正一品,同樣的,郡王也是正一品,慕容瑁與慕容瑾是一樣的。皇家候爵。享的是正二品之尊。雖是候爵,可因是皇家爵位,比外臣用軍功掙來的爵位還要好。畢竟是一個君,一個是臣,見面也是要行半禮的。
五公子慕容瑛厲聲道:“都怪大姐,她沒事為難鳳歌作甚?我的前程都被她給誤了。要我說,這鳳舞公主許已失寵。”
五奶奶附和著道:“夫君說得是。要說起來鳳歌雖是過繼給皇上的,可太后、皇上都疼她。就說套烈焰之星的頭面首飾,當年鳳舞公主出閣,與太后討了好幾回。甚至還到暢園行宮討好,太后都沒捨得給。可現在太后賞了鳳歌,就憑這。鳳歌就比鳳舞要得寵。”
慕容瑾睨了一眼,對他們的說辭不敢認同。
世子妃道:“太后但凡瞧著長得像太上皇的便格外疼上三分。而皇上、太上皇寵她。則是因為鳳歌公主的才華。皇上愛才到了何等地步,這可是有目共睹的。”
正興元年時,皇帝聽聞晉陵有個名士喚作陶熹,善布軍打仗,三次前往江南尋訪,後扮成尋常布衣與之結交,引為知己,直至後來說服陶熹入仕。在議政殿時,陶熹方才知曉化名溫瑞臨的秀士竟是當今天子。
後,陶熹隨皇帝征戰西北,平西北亂,降服西涼國,這與陶熹的出謀劃策分不開。可惜,陶熹在西北沙場因寒毒發作殞落,皇帝大哭一場,道:“瑞臨從此無知己”。
皇帝班師回朝後,恩賞陶熹為明國公,封其夫人殷氏為明國夫人,其遺腹子陶籌承襲明國公爵位。
敏王妃道:“馮嬤嬤,你派個人去溫學士府,向溫三太太打聽一下,昌郡王的爵位是否真是鳳歌求來的。”
世子妃道:“母妃,皇上對各位皇子嚴厲,卻對公主格外驕縱,而今又是這麼一位才貌雙絕的公主,又因幼年流落民間吃盡苦頭,少不得要偏寵幾分。”
五公子驚道:“這哪裡是偏寵,要我看,簡直就是偏聽。”
慕容瑾厲喝一聲“給我住嘴!”神色俱嚴地道:“禍從口出,若是父王在這兒,少不得又是一番訓斥。皇上是明君,在位二十多年,他何曾偏聽偏信過,這內裡定有原由。
鳳歌可不是鳳舞,鳳舞當年再得寵,太上皇就不喜她。太后寵她,也僅是憐惜她失了生母。既然他們寵愛鳳歌定有其優點,無論如何,我們往後只能交好鳳歌,萬不能開罪。顧妃母子還指不定多希望我們開罪鳳歌,如此一來,他們就搶佔了優勢。”
以前他是得意的,生母處處壓顧妃一頭;而他,又是敏王世子。可現在不一樣了,除了兩位母親在名分上矮了半分,其他都是一樣的。
鳳歌流落民間,這讓太后心生愧疚,就連皇帝也格外偏寵兩分,再因她的才華,就更疼愛了。
敏王府慕容瑁被恩封昌郡王,這令整個皇族私下猜測連連。
雖然所有人都說是鳳歌公主幫忙說的好話,可皇帝是明君,萬不會聽她幾句好話,就給如此大的恩賞。
皇帝到底是什麼意思?
他為何賞得這般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