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兒當然記得,靖祖言行語錄皆被記載下來,編纂為實錄,這些靖祖實錄一直都由我們這些靖祖後人儲存,傳頌至今。”
劉九思不假思索的說道,“靖祖曾與景帝曰,‘君道如弈,弈者謀勢不謀子,君王制衡不制死’,以此來告誡景帝識勢者生,順勢者為,乘勢者贏!”
“是啊,順勢方能取勝。”
劉沉月低下了眼眸,緩緩說道,“我雖困於草廬之中,卻也能聞天下之事。如今王莽氣數已盡,他欠大漢的債,也該還回來了。”
劉九思試探的問道:“父親,您的意思是...”
“我已是衰老不堪之軀,無力去討伐王莽了。”
老人的語氣平靜,“九思,你還年輕,更何況你的才華要比我和你爺爺更出色。我知道你有遠大抱負,一心想要再造大漢,不願拘束在這草廬之中。
你要走,我就不攔著你了。
遼東劉氏的未來託付於你,我相信你不會辜負靖祖留下的天命。”
劉沉月將面前的棋盤移開,棋盤下放著一隻玉盒。他將玉盒開啟後,裡面放著一塊龍紐金璽,劉九思在看到後面色微變。
“這是...”劉九思有些不敢置信。
劉沉月卻淡淡的說道:“這是遼東王璽,高祖所賜,象徵著我們遼東劉氏的正統血脈。
到了你爺爺這位遼東王的時候是第九世,他預感到了大漢即將滅亡,為了延續遼東劉氏的香火,便將王璽交給我來儲存,讓我暫且隱姓埋名,躲避災禍。
事實上也果然不出你爺爺所料,大漢果然亡國了,而他也一人一劍戰死在未央宮外。
我隱居在這草廬二十餘年,既是為了培養遼東劉氏的後人,亦是為了保護這塊王璽。”
“父親,那您現在為何又將王璽拿了出來?”
“因為,從此以後,遼東王璽便交由你來執掌了。”
劉沉月釋然說道,“從此以後,你便是我遼東劉氏的正統,執此王璽,討伐王莽!
而我則會留在這草廬之中,繼續為遼東劉氏培養新鮮血液,以待未來所需。”
……
《兩漢門閥制度研究》:新莽時期,遼東劉氏分化成了兩支血脈,分別是“長安系”與“遼東系”。
“長安系”從劉九思開始,他是第九世遼東王之孫,執掌遼東王璽,象徵著大漢的正統。他追隨光武帝劉秀中興大漢,為大漢再續二百年國祚。
“遼東系”指的是與第九世遼東王之子劉沉月,一同留在遼東的靖祖後人。據說他們隱居在遼東的一座無名村莊裡,世代低調,以普通人的身份生活。
那時候誰都沒有想到,這兩系的後人竟然在兩百年後的東漢末年,同時誕生了兩位絕代天驕。
其中“長安系”的天驕與他的先祖一樣,輔佐了名為“劉備”的漢室宗親。
而“遼東系”的天驕則與之相反,他輔佐了名為“曹操”的權臣。
雖然兩位天驕的立場不同,但他們的信念是一致的:
便是,三造大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