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朝國都,常安(長安)。
皇宮之中,時年六十餘歲的皇帝王莽坐在龍案之後,翻閱著案臺上來自各地的軍報。
他眉心間帶著憂鬱,由此可以見得新朝的國情並不樂觀。
事實也確實如此,自從他篡漢稱帝以來,便一直在遭遇天下人的反對,不僅僅是言辭上的口誅筆伐,更有甚者直接揭竿起義了。
譬如東郡太守翟義,打著為遼東王劉慕白復仇,匡扶漢室的旗號,起兵十餘萬,擁護嚴鄉侯劉信為天子,三輔二十三縣十餘萬人起而響應。
王莽派大軍前去鎮壓,用了接近一年的時間,耗費了巨大的代價,才將勉強將翟義等人的叛亂平息。
然而翟義的叛亂還只是一個開始,後續的叛亂接連四起,新朝軍隊忙的焦頭爛額,卻也來不及去兼顧各地,他們平叛的效率遠遠趕不上叛亂出現的速度。
一起叛亂尚未平定,便已經又有十起叛亂誕生了。
急促的腳步聲傳來,宦官匆忙的走進殿內:“陛下,陽關傳來八百里加急!”
王莽對此早已習以為常,平靜的問道:“又是哪個地方叛亂了?”
“陛下,不是叛亂!”宦官的面色驚懼,“是靖祖後人出現了啊!”
王莽卻聳了聳肩,無奈的說道:“靖祖的後人一年能出現十幾個,這種小事還有必要稟報嗎?”
不是王莽不重視,實在是這種事情發生的太多了,讓他對此感到有些麻木。
自從末代遼東王劉慕白死後,其子劉沉月不知所蹤,便一直有人假冒自稱是靖祖的後人。
一年下來,能有十幾個靖祖後人的出現,有的人自稱是劉沉月、也有人自稱是末代遼東王之孫,更有甚者自稱是靖祖私生子的後裔。
但這些人的目的都只有一個,那便是想要以此來號召民眾,加入他們造反的軍隊。
而且還真的有不少百姓信了他們的鬼話,當即便丟下了鋤頭,提起刀去跟著他們造反了。
由此也可以見得,靖祖在大漢百姓們心中,威望有多麼大了。
最開始的時候王莽還會驚懼不已,因為他是真的害怕靖祖的後人來找他報仇。
他抓了不知道多少假冒的靖祖後人,最後卻發現沒有一個是真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王莽也逐漸放下了戒心,連他自己都覺得,靖祖後人或許是真的死絕了。
“陛下,這次不是假的,是真的!”宦官急切的說道,“一個叫劉秀的叛軍頭領,不遠千里親自前往遼東尋找靖祖後人的蹤跡,最終請了一個叫劉九思的年輕人出山,據說是第九世遼東王劉慕白之孫!”
“劉慕白的孫子有那麼多嗎?”王莽不由笑出聲來,“朕這些年,殺了幾十個遼東王的孫子,難道這些人都是真的嗎?”
“陛下,那個叫劉九思的年輕人,他手上有遼東王璽!那遼東王璽經過了鑑定,已經確定是真貨了!”
聞言,王莽的笑容逐漸定格在了臉上。
這年頭,靖祖後人可以作假,但遼東王璽是做不了假的。
這東西是高祖所賜,有各種防偽手段,想要偽造堪稱難如登天,全天下也只有一枚!
第九世遼東王劉慕白死後,王莽為了尋找這枚王璽,曾派人徹查過長安的遼東王府,甚至連遼東的那座王宮都搜過了,最終卻沒有任何下落。
這枚王璽能帶來的影響力太大了,甚至能與天子手中的傳國玉璽並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