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無農不穩,無商不活,透過貨幣制度,可以大大的刺激現有的經濟市場,讓所有人爆發出更飽滿的熱情。
人活著嘛,就是為了利益。
原始的尾幣,是從奴隸身體上獲取的。
早期拓山會命人將死去奴隸進行解剖,然後將位於尾椎骨末端的尾骨給取下來。
將這種三角形的尾骨進行打磨後,變成了現流通的尾幣。
只是,這種尾幣有兩個非常致命的問題。
第一就是尾幣的獲取方式。
在得知尾幣獲取方式後,奴隸群體中也爆發過不小的矛盾。
在拓山執政的那二十五年裡,就有超過十起奴隸暴亂。
起因便是尾幣。
一些生性比較殘忍的奴隸會為了尾幣而殺害同伴,這就造成了大量勞動力損失。
為此,拓山特地頒佈了嚴苛的律法,這才讓奴隸群體有所消停。
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另外一個問題出現了,那就是尾幣的泛濫問題。
拓山執政後期,他的心思放在了鞏固自己的政權,對於城邦中發生的小事,他基本上都不關注。
這就導致,在狩獵過程中,每次獵人都會將獵物的尾骨給取出來。
這些尾骨大小不一,但是因為沒有一個統一的度量單位,所以它們的購買力是一樣的。
隨著尾幣數量越來越多,漸漸的就引起了城邦內的通貨膨脹,也讓尾幣漸漸在群體中失去了等價貨幣的作用,大家再度恢復到了以物換物的原始階段。
索性,在尾幣還沒有完全奔潰的情況下,沈明平定了這場混亂,這才讓尾幣還能在城邦中繼續流通。
第二個問題就是尾幣的質量。
尾幣是骨頭,也就是說它的主要物質便是鈣質。
這也讓尾幣變得很脆,稍微磕磕碰碰就會缺斤少兩,變得沒有交易的價值。
想要解決這兩個問題很簡單,那就是以青銅為材質製造尾幣,並且城邦統一發放。
對於這一點,由左政公和右政公兩人進行負責,元老們全程進行監督。
同時取消右政公原有職責,專門針對新尾幣的需求量進行統計併發放,防止新尾幣氾濫。
雖然三公六正元老們不知道什麼叫通貨膨脹,但是他們知道一點,那就是物以稀為貴。
只要新尾幣不亂鑄造,就一定可以一直存在下去。
右政公的職責是統計尾幣,而左政公的任務就是鑄造新尾幣。
他會專門安排匠人對需求的尾幣進行鑄造。
這種貨幣制度運轉的十分順暢,隨著青銅做的新尾幣取代了原來的骨頭尾幣,城邦內的經濟形式也再度被盤活。
而貨幣制度還衍生出了另外一種體系,那就是“俸祿制度”。
俸祿制度的出現並不是三公六正提出來的,而是在他們手底下幹活的那些吏員提出來的。
他們認為自己費心費力的幹了這麼多活,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多多少少也應該有些獎勵。
這是一個好的現象,只有吃飽了,才會關注自己精神需求。
隨著越來越多人提出獎勵的問題,於是經過三公六正們的討論,最終在元老們的同意下頒佈了俸祿制度。
在這項制度中,俸祿也有沈明一份,但是沈明表示自己並不需要。
活了百年,他早就看淡了很多事情,作為王的他,自己兜裡有沒有錢,他一點兒也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