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對應了三公六正中的其中三正。
當所有的矛頭指向農牧獵三正的時候,讓他們感到了一陣如芒在背。
一開始,他們倡導所有元人參與各種農事活動之中。
但是,時間一久,眾人發現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元人偷懶,邊人也偷懶,而且不少人還會因為食物分配不均勻而發生爭執。
針對這一系列的問題,三公六正元老們不知道經過了多少討論,一個個吵得面紅耳赤。
看著他們因為制度的問題而吵的不可開交,沈明對此非常滿意,這正是他想要看到的結果。
吵得越兇,這代表著眾人對這個問題的印象越深刻,越容易引起重視。
經過半年多的激烈爭論,眾人終於達成了統一意見,那就是採取“井田制度”。
所謂的井田制度就是將土地分成九塊,其中八塊為私有田,另一塊為公有田,每一塊田都由自己負責種植。
井田制度的出現,讓沈明更加滿意,也愈發對元人們的未來充滿期望。
井田制度,不僅僅是對農田進行均分,還會對養殖、狩獵同樣進行均分。
針對養殖、狩獵,採取的是“以田換養”的方式。
就是將自己的土地交給自己的親人進行種植,而自己則進行狩獵、放牧或者養殖。
農田中出產的一成利益歸自己所有,而自己養殖或狩獵來的利益,其中一成也要交給種田者。
在井田制度推行的過程中,造成了許多麻煩,那就是土地分配不均以及公共農田誰來種植的問題。
針對第一個問題,三公六正元老們是有私心的,將好土地首先留給自己人,將貧瘠的土地留給其他人。
對此,沈明表示這並沒有什麼不妥,這樣才能更快的增加凝聚力。
對於公共農田,經過商量後決定,每逢初一、十五這兩天,由元人或邊人集體負責。
其他情況暫時交給那些無根男性來進行管理,所得利潤均歸沈明所有。
土地分完了,每個人都有了屬於自己的領地,雖然可以自給自足,但是在物資交易上,變得比較麻煩。
為了不再採用以物換物這種麻煩的方式,城邦高層一致決定加強貿易流通,採用“貨幣制度”。
自從拓山創造尾幣以來,大大的提升了城邦的經濟貿易流通性,透過以尾幣作為中介物,讓物資的交易變得極其方便。
也正是因為如此,紡織業才能有生存發展的空間,人們會用尾幣來交易這種勞動成果。
而隨著紡織業的發展,率先得到實惠的便是奴隸群體,透過用棉麻製作的衣物進行保暖,大大的提高了嬰兒的存活率。
這讓奴隸們有了喘息的時間,造成在短短几十年內奴隸的數量超過了元人,這也是為什麼在拓山執政的後期能拉出如此龐大數量奴軍的原因。
喜歡從原始文明開始進化請大家收藏:()從原始文明開始進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