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壁上掛著燃氣燈具,能夠給整個屋子都提供充足的光。
雖然外面已是黑夜,但在屋子裡如同白晝。
一名年輕的翰林學士正在認真的看著稿件。
他叫柳葉,是土銘那屆的探花郎。
要說土銘那屆的科舉,完全能稱得上是群星璀璨,神仙打架了。
狀元郎土銘,如今已經官拜國子監祭酒了。
更重要的是,他土銘已經成功的開宗立派,成為了元學宗師。
這是要死後奔著聖人去的節奏啊!
而同屆的榜眼顧佈德,現如今也是南洋都尉府的長史了。
不日之後他就要返京了,到時候也會是年青一代臣子中的璀璨。
而柳葉這個探花郎,壓力可就有點山大了。
他現如今還在翰林院中供職,等待著有朝一日的出京外派機會。
他現在手中拿著的這篇文章,是一位老翰林遞過來的。
老翰林看了一遍,有點吃不準這文章的意思,索性就給了年輕的柳葉去看。
《重商……》
不用看完題目,柳葉只看了前面的兩個字,眉頭就直接皺了起來。
居然是陽子居一脈的學問。
要知道,儒家弟子是最最最,最討厭陽子居的。
因為這陽子居一脈的學問,教授的全都是重利而忘本,強調的也都是世間萬物應利益最大!
這種學派的核心,就是以利益去劃分問題。
處處都要從利益入手的學問,這就和儒家以禮法治天下的根本起了衝突。
但這柳葉也不是個腐儒。
當年那篇轟動天下的《拓論》中,也是用了利益劃分的方法,那其中也是能看見陽子居的影子。
再者說,如今戶部的不少官員,也都是陽子居一脈的學者。
這也完全能夠說明,當下這個時代,陽子居一脈的學問也是有存在的空間的。
百家共鳴嘛!
這也讓儒學有了新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