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林夕是選手,講著和孫逸相似的故事。
第二次,林夕是觀眾,坐在臺下等了孫逸一晚,卻沒能把他等來。
第三次,林夕沒去,而孫逸也已經畢業離開。
這是最後一次了,最後一次機會,站在孫逸曾無數次出現的這個舞臺上,做自己夢想中的事情。林夕很猶豫,她希望能在大學的最後時光裡留下一些美好的記憶,但她又擔心會招來非議,畢竟從未有過大四的學生參賽。考慮過後,她還是決定報名,別人的眼光始終不比自己的內心重要。
林夕又開始有事做了,就好像回到了大一時那樣,忐忑的準備著自己的參賽稿件。林夕的主題還是是《書途驛站》,既然故事從這裡開始,那麼自然也該從這裡結束,才能算得上圓滿。所以,結尾便是這樣的:
“歡迎大家回到書途驛站,我是林夕。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這本書,名字叫做《地下鐵》。作者呢,依舊是大家都不陌生的繪本作家幾米。
可能很多人都非常熟悉地鐵吧。在這裡,每天都有形形色色的人穿行著,但沒人會留意,在你身旁的人,他們的心情。可一個雙目失明小女孩兒,卻把生活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這裡,她每天都會來到這兒,帶著墨鏡和柺杖,走過充滿故事的車廂,即使是跌倒,她依然倔強的爬起來,一步步向前。她期待能在地鐵裡,遇到睡夢中給過她無限依戀的那個人。她每天都仔細的尋找,尋找人群中是否有那個帶著夢想中味道的他。她不斷的迷失,卻依然相信幸福,她生怕幸福就在身邊,卻被自己粗心的忽略了。
就這樣,在地鐵的每一個角落,所有的路途與奔波,都化成了她對幸福的尋找。而這份尋找,終於在某一天,載著她,去到了幸福的月臺。
這就是《地下鐵》的故事,女孩兒用那份執著的眷戀,尋到了幸福的光亮。而今天,其實我也很想跟大家聊聊愛情這個話題。
在一本書上我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也是一個女孩兒的故事。這個女孩兒在情竇初開的年紀,愛上了一個風度翩翩的男子。
從此,女孩兒的一顆心就係在了那個男子的身上。女孩兒愛他眼神裡的明朗,愛他笑容裡的溫柔,愛他歌聲裡的浪漫。
女孩兒一直在追逐那個男子的腳步,去他去過的地方,做他做過的事情,卻從未將她的心意,告訴過那男子半分。
女孩兒總是懦弱又自卑,她自欺欺人的維持著一絲半點的情誼,生怕那男子知曉後,便不願與她親近。
當女孩兒終於鼓起勇氣向那男子表白的時候,那男子卻已離去,從此再無蹤跡。
在我們的生命裡,總會有無數次相遇和錯過。而不讓錯過變為遺憾的方式,就是在相遇時,好好珍惜,勇敢追尋。
真的很感謝這些書,讓我們能夠看到讀書的日子天總是很藍,時間過得特別慢,這會不會就是我們所向往的一個,沒有浮躁的時代呢,而明天的你,會怎樣面對你愛的人,你是不是,也已經有了答案呢。”
這就是林夕要講的故事。這就是林夕和孫逸的故事。
雖然舞臺下坐著的人,將不再有孫逸,但是沒關系,林夕的故事裡,他還在。
比賽那天,林夕準備好了一切,卻沒有出現在賽場上。這就是那個女孩兒的懦弱和自卑。
林夕沒有勇氣在那麼多人面前說出她的故事,即使別人可能根本不會想到那個女孩兒就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