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夕還是準時來了,只是,拖著箱子走進學校的步伐不再那麼熱切,一路上看到高瘦的身影也不會再多看一眼。
她開始學會,過孫逸離開後的生活了。
如今,再去看孫逸的朋友圈,已沒有了校園時光裡的愜意,取而代之的,全是工作。企業的決策、進展、變化……林夕恍惚覺得自己在看一個公眾號。
林夕幾乎可以確定孫逸重新申請了一個新的生活微信,而當年都被遮蔽了的林夕,自然是不可能出現在他而今的好友列表裡。
就這樣,就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裡,孫逸的師姐和他完完全全的沒有任何關系,沒有任何交集了。面對這個必然的結果,林夕也只是一笑置之。
或許孫逸哪天整理布滿灰塵的箱子時,看到那條圍巾,會忽然想到林夕。或許孫逸哪天去翻好久沒開啟的那個硬碟的時候,看到那個影片,會忽然想到林夕。
不知道孫逸未來的女朋友會不會讓他丟掉那條圍巾,刪掉那個影片。若如此,林夕或許也是能笑笑罷了,哦不,林夕可能都沒有機會知道。甚至在未來的某一天,林夕也可能會丟掉那條圍巾,刪掉那個影片。
但發生過的故事不能抹去,林夕和孫逸的生活都不能重來一次,這一切,都註定存在於他們的生命裡,長長久久,無論他們願是不願,無論他們是否會忘記。
林夕剩下的大學生活,都在為了當年那個“去上海”的許諾而努力,不知是因為自己的嚮往,還是因為孫逸當年的嚮往。
後來,林夕的生活過得很忙碌,“孫逸”這個名字,漸漸的,很少被她再提及,那些和孫逸相關的人,也一個個離開,少了聯系。
這樣的日子,過了一年多。直到有一天,林夕終於拿到了上海某研究所的offer,短短幾行字,讓她奔波辛苦的生活戛然而止。
林夕還記得,自己在上海面試的時候,獨自一個,站在閃爍的霓虹中,在心裡對孫逸說的那些話:
既然你不能來我的世界,那我去你的世界又何妨。
你不愛吃辣,曾經無辣不歡的我,現在覺得,淡淡的味道很好;
你喜歡唱歌,曾經從不看歌唱節目的我,現在覺得,《我是歌手》很好看。
你還記得你說你過最喜歡的城市是上海嗎,你沒能來這裡,所以,我替你來了,這裡,有車水馬龍,有紙醉金迷,有華燈初上……但,沒有你!
一下子實現了自己想要追求的目標,一下子沒有了需要為之奮鬥的事情,林夕的生活裡平白出現了許多空白。
曾經,在現實面前,夢想讓路。當一切塵埃落定,就開始緬懷夢想。這些放棄的夢想,這些丟失的思念,全都湧進了這些空白裡。
林夕無時無刻不能想起和孫逸的那些過往,那些酸甜,無處不在,恍若昨日。想起曾經對舞臺的渴望,讓她總是喜歡駐足在午後的禮堂,看著熙熙攘攘的人,來往穿梭,聽著此起彼伏的歌聲,不絕於耳。
林夕總是流連在曾有過孫逸的各個角落裡,回憶著,想念著。
那天,門口的告示欄裡第四次出現了金話筒大賽的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