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就是畢業季了。林夕忙著每一個畢業生都會忙的事情:資訊採集,資訊確認,畢業答辯,畢業典禮,學位授予,離校登記……然後,就是畢業照和聚餐。
林夕和數不清的人一起拍照,走遍了學校的每一個角落,對著鏡頭笑到整個臉都僵了。
誠然,畢業是快樂的,是興奮的,但更是感傷的。
雖然來的時候千般不願,雖然在這裡的生活不盡如人意,但這些,都不能阻擋離開時的不捨。
這裡,有林夕相伴四年的朋友。
這裡,曾短暫停留過林夕的夢想。
這裡,還是林夕第一次遇見心動的地方。
生命中或許不會再有這樣的時光了,勇敢無畏的肆意灑脫,是校園裡的年輕人們,才能夠擁有的奢侈物件。
林夕很滿足自己的大學生活,她曾瘋過,笑過,哭過,愛過,也恨過。但當離別來臨的時候,一切不快的過往都如雲煙半散去,而所有幸福的回憶,都會扯住一方衣角,讓每一個即將離開的學子,回頭細聽。
聽那些少年不識愁滋味的放肆與輕狂,經歷那些年少時才會被包容的特立獨行,每個人的生命裡,都有著這段不可複制的歲月,哼唱著雖然矯情但無比真實的青春的調子,在無盡的夢想亦或是幻想中,高者猛進。
或許是玩笑,亦或許是上帝的饋贈。林夕最想發生,又最害怕發生的事情,就在時間的軌道上,和她相遇了。
那天,遇見什麼人,做過什麼事,在林夕的世界裡都黯然失色,一切的一切,都被短短的幾條微信記錄沖淡得一無所有:
“林夕,告訴你一個好訊息,把手機拿穩了。”很少單獨私信林夕的小元忽然發來一條前言不搭後語的訊息。換做是他人,一定會回答一個問句。
然而,接到這條微信的人是林夕,是那個敏感到不可思議的林夕。不知為何,就好似心電感應,就算是相隔千裡,就算是快一年都沒有聯系,林夕第一個想到的還是孫逸。忽然加速的心跳,喚起了林夕長久都不曾有過的悸動,呼吸不可抑制的變得急促,期待又緊張,興奮又擔心,林夕顫抖著打出那幾個字:“是孫逸,要回來了嗎?”
等待回複的那幾秒,林夕的大腦裡裝不下任何東西,她好似坐在一間教室裡,聽著講臺上的同學進行著畢業答辯的演習,那聲音越來越遠,越來越輕。只有她的心,還有力地在跳動,一下又一下,敲得她思緒萬千。就算一切都已過去,就算曾經的感覺,都被林夕深深地埋在心底,就算時間可以漸漸淡化所有的故事。可這些,在一句話裡,都被重新喚起。
“bingo!”
天哪,真的是孫逸,林夕的預感就是這麼的準。也許這並不是林夕的預感,而是林夕心裡最真切的希望,只不過,小元給他她表達的契口。知道這一刻,林夕依然覺得自己的猜想是多麼的不可思議,而事實的到來又是多麼的猝不及防。
“他什麼時候到啊?”
“不知道,他就剛才忽然跟我微信說過一陣要回來,我第一個就想到了要告訴你。”林夕心裡很暖,在大家的心中,她依舊是被惦念著的,只可惜,惦念著她的人,始終都不可能是孫逸。
林夕不合時宜的別扭就在此刻無可救藥地發作了,林夕抑制不住自己說出那句傻到無可救藥的話:“他或許只想來看看你吧,他要是沒說要見我,我就不去和你們聚了吧。”
林夕不知道是以何種心酸無奈的心情說出的這句話,她總是覺得,在孫逸的心中,或許自己連一個普通的朋友都算不上,因為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亂七八糟的感情,林夕甚至無法想象自己還能純粹的和孫逸坐在一個桌子上,簡單地聊天。光是想想,都覺得尷尬到無以複加。
“你別多想,學長回來肯定是要見大家的,等時間定了,我再跟你說。”
此刻的林夕,已然完全無法在一張椅子上好好的坐著,她不管不顧,徑直開啟門沖了出去。她不知道該如何處理自己現在複雜的心情,只能給亦菡打電話,講述她聽到孫逸要回來的訊息是如何地狂喜,轉而如何坐立不安。
誠然,孫逸的歸來讓林夕無法不激動,讓林夕無法不牽掛,也讓林夕無法不嘲笑自己遇到孫逸時的所有不冷靜不理智沒勇氣沒原則。
恍然間好似回到了兩年多以前,當時的自己還是個青澀的小透明,飛蛾撲火般的不管不顧執著的想要追逐孫逸。到如今,不知道追逐的到底是那個人,那份感情,還是單純的,一份執念罷了。從始至終沒有真正瞭解過孫逸,從始至終和他同處的時間不過寥寥,從始至終都只是一廂情願。但喜歡,就是喜歡了,這就是世界上最沒有道理可言的事情,永遠無法用理智阻止情感的發生。
不知道在等孫逸的那些日子裡,林夕是如何地忐忑,如何地焦急,本就無聊的日子,因為沒有盡頭的等待和期待而更加難熬。林夕只知道,就在她快要離開學校的日子裡,孫逸回來了!
只是一條簡單的朋友圈,一張旅途中隨意的照片,配上一句輕描淡寫的“我回來啦”。
林夕那些消失的記憶,絲絲點點的酸澀,就再一次清晰得觸手可及。
看著朋友們在孫逸朋友圈下面的留言,林夕忽然生出一種無力感。她不知道是否應該回應孫逸的朋友圈,更不知道如果回應,該如何回應。
孫逸生日那天,林夕被敷衍的挫敗和不甘統統在此刻冒出來,林夕實在不想一次一次的送上自己的自尊任孫逸無視,但又無法放棄可以和孫逸說句話的任何機會。
林夕反複猶豫,到最後,卻也沒有必要在回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