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他又看到三郎遭了靖安候府的暗算,身中毒箭,不治而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衛家的軍隊迅速被靖安候接管,其中精銳備受打擊,幾近零落。還好這時,四郎挺身而出,收攏了衛家精銳殘部,領著他們去了西南,和二弟留下的人手匯合,此後駐守西南。
他的神魂飄蕩回到長安,看到女皇和京中權貴被三皇子和三皇子妃杜芳菲用福壽膏所控,完全淪為福壽膏的奴隸。
七皇子不忿三皇子夫婦綁架女皇的行為,聯合靖安候府、右相府和文宣公府與匈奴人勾結,引兵入關,西北的大夏國與靖安候府達成協議,大曌割讓秦州以西的土地,保證在匈奴人入關時,大夏不主動挑起戰爭。
那時的大曌,已經變得四分五裂,世家大族和權貴們放任自流,沉迷於福壽膏帶來的醉生夢死,而靖安候府、右相府和文宣公府的賣國行為,更激化了矛盾,各地節度使揭竿而起,各自為政。
他看到祖國壯麗山河戰火肆虐,民不聊生,整個北方几乎是十室九空。
國難當前,皇子們卻仍然是兄弟鬩牆,皇室公子轉瞬淪為階下囚,他看到最尊貴的皇正君之子被人沉屍江底。
衛元朗看著癱瘓的蕭瑾瑜寒冬中,被扔進冰冷的江水裡,他雖想自救,卻因雙腿無力,根本無法上岸。他有心去救他,卻根本碰不到他。
他不忍相看,轉身去了四郎身邊。四郎雖被封為異姓王,可身上的擔子不輕。皇家人將收復失地,重回繁華長安的重擔都壓到了四郎身上。
在國難家仇、民族大義面前,四郎真正挺起衛家兒郎的脊樑,義無反顧地奔赴北方戰場,那偏安一隅的小朝廷實在是毫無作為。四郎在前線作戰,還要自己籌備糧草軍需,其中耗費的是非一般心力。
好在很快,他便看到了歐陽冉,由他在後方幫四郎籌集軍費和糧草,那時的他仍是孑然一身。
在收復失地的過程中,他還看到了黃簡然,那時他是四郎軍中的首席太醫,他肩負起軍中救死扶傷的重任,三個孑然一身的人在戰火中竟然結成至交好友。
不過三人都是英年早逝,四郎收復長安之後,準備繼續向西挺進。
四郎的前半生,由父母兄弟照顧,兄長在的時候,他無憂無慮,在京中做紈絝公子哥兒,成日裡逗貓遛狗,好不快活。
待父母兄長相繼離世,他不得不擔當起振興衛家,收復祖國山河的重任。這些年他南征北戰,戰場上受傷是家常便飯。下了戰場還要操心軍務,勞心勞力,一直不得閒。
他遭受了無數的暗殺和猜忌,收復長安之後,稍鬆口氣,疾病便找了上來,他積勞成疾,病死在了西行進軍的路途中,衛家一門,滿門英烈徹底絕了嗣。
黃簡然在四郎死後,仍在軍中任職,戰爭中缺醫少藥,傷病過多,他勞累過度,猝死軍中。
歐陽冉繼續支援衛家軍,只是那時的衛家軍已不是當初四郎手下的衛家軍。人心不足,貪得無厭,繼任者德不配位,讓歐陽冉起了退縮之意。由於四郎的死,讓他捲入軍中爭鬥,他倉皇出逃,途中死於風寒。
看著他們一個個死去,衛慎初心如刀絞,痛得不能自已。他想要醒來,卻躺著不能動彈。
緊接著,夢中的景象一變。春日明媚,鳥語花香。他騎著白馬,帶著親衛隨從一路北上。遇到了勝日尋芳的小娘子,他們在河邊野炊……
“縈兒”,衛慎初在夢中叫出聲來。
再後來,暖冬來了,旱災來了,蝗災也來了。
只有武陵郡和附近的郡縣巧妙地躲過了蝗災,然後在武陵郡郡守的安排下,加種了一茬玉米和土豆兩種高產作物,並在十月份獲得了豐收。
他則去了西北軍營,父親和叔父們再次死在守衛西平郡的戰役中。他依然帶著二弟、三弟退守金城郡,還是那個寒冷的冬天,糧草、軍需無著。
不過很快,五皇子蕭瑾瑜就派人送來了書信,讓他在金城郡母親河碼頭接船。他給他們送來了數百萬石的糧草,還送了過冬的棉衣以及大筆銀兩,他們過了一個吃飽穿暖的冬日。
他第一次見到了產量極高的玉米和土豆,它們既可以讓士兵食用,還可以餵養馬匹,那個冬天他們被養得兵強馬壯,精氣神十足。
未完部分,請看作者的話。感謝投票的寶寶們,新的一週到來,祝大家一切順利。)
喜歡春歸郎未知請大家收藏:()春歸郎未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