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大家都很羨慕的看著崔浩,但崔浩心裡想什麼也只有他自己知道。
那是啞巴吃皇糧有苦說不出啊。他崔氏歷來是河東的名門望族,自魏晉南北朝依靠九品中正制發家至隋朝的全盛,即使是隋末周初因為戰亂而損失了不少。但是憑借在國朝建立的時候,他們崔家因為出了不少力氣而依舊是大周望族。
雖然國朝大興科舉,文風興盛之後,庶族也開始在政界展露頭角並且在皇族的扶持下隱隱有了和他們士族對抗的資本,但就憑借數百年來他們崔家出的數十位宰輔之人這樣的底蘊,也不是這些所謂的耕讀之家可以比的了的。
但每個家族的興亡都是有一定的規律的,不是沒有比崔家底蘊更厚,力量更大的家族,但他們都消泯在了歷史的長河中。為何?無他,就是缺少了崔家一種低調的態度罷了,崔家的家訓第一條就是要求崔家人不論在什麼時候,都不得做一些出格的事,或許對有些人來說這是很難理解的,但細想卻又能在其中品味出一絲中庸之道來。
但現在呢?翻遍史書,可曾有女兒是皇後,父親是宰相的例子?就是有,也不過是一時的榮耀罷了。皇帝這是要把他們崔家放在火上烤啊!
想明白這些的自然不止有崔浩一人,在場的那個不是人尖子,可以這樣說,這群人粘了毛比猴都精!不大一會兒的功夫,就有人用一種幸災樂禍的眼神看著崔浩,想看看這個帝國的首輔大人是如何處理這個棘手的問題的。
“臣在此叩謝陛下天恩,但文德皇後端莊嫻雅、溫婉賢淑實乃帝後之典範古今之下無人能比。但小女實在不才,難以擔母儀天下之大任啊。”崔浩先是謝恩,接著趕忙推辭道。
沒辦法,他也想他崔家出一個皇後,最好出一個有崔家血統的皇帝。但現在的情況是,如果他女兒當了皇後,那於情於理,他都必須請辭!
就這一點而言,崔浩自問嘗過了權利的滋味之後的他做不到!他也想到,只要他還是大周的首輔,即使她女兒不是名義上的皇後,但現在皇帝內宮之中事無大小全歸她女兒管,這和皇後有什麼區別呢?但反過來說,如果他女兒成了皇後,那他就必須請辭,那崔家怎麼辦?就憑借那些還是在四五品左右打轉的族人,還是皇後在後宮的照應?
所以,崔浩表面上看似是為了皇帝好,自己女兒難當重任,萬一一個不好破壞了陛下您後宮的安穩那更是罪過之類的雲雲。但其實就是為了自己還有自己族人考慮罷了!
永熹帝是什麼人,玩政治的老手,禦極宇內多年的老手。他自然一下子就看出了這只老狐貍想的是什麼,所以也就是玩味的對著崔浩笑笑罷了……
沒看到想象中的場面讓某些大臣還是比較遺憾的。沒想到陛下會如此輕描淡寫的放過崔浩,帶著這樣的深深地遺憾,這次小朝會算是結束了。
但在有心人的推動下,這件事還是迅速的傳遍了這個看似密不透風的京城。
一時之間,皇帝欲立崔氏為後而被首輔大人阻止的訊息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內傳遍。
贊美的有之,反對不解的有之,大家都在對這件事議論紛紛。畢竟這個可是一國之母的問題,可是不下於立儲的大問題。再者而言,京城的老少爺們多少還是有點見識,知道立後和立儲是息息相關的事。
但知道歸知道,沒有人會對這些事多嚼舌根子。
但葉睿不一樣,這明眼的都知道接下來就是立儲,而既然自己的母妃被立為皇後,那自己就是嫡子,還是嫡長子!而崔浩居然因為一家之利,破壞了這件事!
葉睿當然知道這件事起因經過,也很快想明白了崔浩的用意,但即使是明白了,他還是很難以理解!
難道孤好事成之後會虧待崔家?好歹孤血液裡也留著你們崔家的血,也喊你崔浩一聲外公!
葉睿此時感受到的只有憤怒,那種被人揹叛的憤怒,當年他和自己的外公聯手的情況下陷害了太子為何?不就是為了讓自己登上帝位,而現在呢?他崔浩居然為了一家之興亡,放過這個大好時機於不顧?
抑制不住憤怒的葉睿準備去找崔浩的時候,管家突然說有崔府的人前來。
‘哼,他們崔家人還敢來,本王不去找你們已經不錯了。’葉睿心裡想到。
“傳,讓他在風閣等著。”葉睿想了想,還是決定見一見。
……
“不知道是舅舅來,睿實在失禮。”葉睿看到來者之後,原來臉上的怒氣也少了很多。
要知道,來人不是某個小廝,而是崔府小公子崔斯維。因為年齡相仿,葉睿從小就和他走的近。而且據說這個小公子深得崔浩的喜歡,且自身又有天賦,現在已經官拜工部左侍郎。相傳可能是未來崔浩的接班人,因此,容不得葉睿耍小脾氣。
“哈哈哈,昨日的事想必殿下也是聽說了。這不,家父為了防止殿下有無解,特意讓斯維來解釋一番。現在殿下還願意接待我崔府的人,看來這次解釋還不晚啊。”這個崔府的小公子也是個妙人,看到進來陰沉著臉的葉睿,就用巧言妙語打趣道。
“舅舅說那裡的話,外公要考慮的也不是本王一家之事,這點本王還是理解的。”葉睿淡淡地道。
“看來殿下還是有氣啊,其實家父早就料到殿下會這樣想,特意託我來解釋下。”崔斯維道。
“哦?外公說了什麼?睿願意洗耳恭聽。”
“不知殿下還記得故太子殿下之事否?”
此言一出,葉睿的瞳孔立馬針縮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