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任黨魁墨爾本子爵的下臺而四分五裂,而斯坦利勳爵見風使舵顯然深得其父精髓,如今正在以輝格黨土地貴族的代表、保守黨的首相羅伯特.皮爾等人組建的自由黨中,混得風生水起。
這一部分土地貴族,正是反對女王所提出的新大陸計劃的中堅力量。
而斯坦利勳爵的朋友迪斯累利則恰恰相反,後者對於新大陸計劃充滿著幾乎無限的熱情,這其實也反映出了兩人各自趨於保守和激進的不同政治主張。
喬治娜掀了掀車窗的簾子,看了一眼車水馬龍的攝政街,口中說:“出人意料的是,我們的官僚系統已經隨意至此了麼?”
只不過是區區一個伯爵,就能把一位進入內閣的重臣,在工作時間隨意叫走——這可不好。
夏爾沒有回答,當然,喬治娜並不需要任何回答。
她放下手中的簾子,按在手杖杖頭的右手手指彷彿彈鋼琴那樣跳動了一下,然後微微一笑,說:“請送我回宮吧,夏爾,白金漢宮。”
夏爾面無表情地點了點頭,尚帶青澀的五官掩不住這少年從骨子裡透出來的不符合年齡的成熟,只見提了提手杖,快速敲了一下車廂的側壁,低聲吩咐道:“去白金漢宮。”
“是的,我的主人。”車外的黑發青年十分默契地應道。
馬車在波特蘭路掉了個頭,繞過了梅菲爾區,很快就到了白金漢宮所在的格羅夫納街,宮內的管家瞧見了凡多姆海恩伯爵的馬車,並沒有任何多餘的驚訝,只是井然有序地恭迎陛下的回宮,安排僕人伺候凡多姆海恩伯爵的馬車,又詢問過喬治娜是否要留伯爵閣下在宮中下午茶,得到否定的答複後,這才功成身退。
或許對於其他人而言,能夠陪伴女王陛下是一項了不起的榮耀,比如麗蓓加夫人等人,但夏爾顯然不在此列。
事實上,替女王陛下往羅斯柴爾德家族在倫敦的駐點走一遭,比起留下來享用宮中禦廚甜膩驚人的糟糕手藝,要令夏爾輕松愉快得多。
——唔,下午茶的話,沒有什麼能夠比過塞巴斯蒂安的手藝。
然而與夏爾被養刁了的挑剔味蕾相反,有人就十分熱愛被前者十足嫌棄的宮中巧克力蛋糕和紅茶。
他前腳剛走,得到了訊息的某位大英政府的官員,在想念了三秒鐘白金漢宮每日送往蓓爾梅爾街的馬卡龍之後,施施然改變了原本去往第歐根尼俱樂部的行程,轉而進宮覲見女王陛下。
白金漢宮的一處小花廳中,邁克羅夫特往氤氳著熱氣的紅茶中加入了六勺楓糖三勺奶,滿意地嗅了嗅著熟悉的甜蜜香氣,這才就著女王陛下後花園的美景啜飲了一口,發出了一聲心滿意足的喟嘆。
“你真的該少用些甜食了,邁克羅夫特。”喬治娜說,“每次看到你和皮爾出現在同一個場合,總讓我嚴重懷疑是否首相的職責真的過分繁重,以至於讓我們可憐的爵士過分瘦削。”
邁克羅夫特眼也不抬,只抖了抖眉峰,意有所指道:“毫無疑問,羅伯特.皮爾爵士確實是一位殫精竭慮的公僕,他的正直和務實令人欽佩,但他的勇敢有時候卻有些令人擔憂,尤其是對於他的盟友而言。”
如果說內閣之中誰是女王陛下各項改革的最佳擁躉,那麼時任外相的羅伯特.皮爾爵士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或者說,喬治娜所構想的種種改革法案,總是試圖解決目前最棘手的社會問題,令國家安定而繁榮,而不是一昧迎合那些權貴們的需求,這也正是這位首相所努力的方向。
喬治娜發出一聲輕笑,把手中的骨瓷茶杯放回桌上。
“如果連開拓的勇氣都失去了,那麼日不落帝國的太陽將會很快落下。”她說。
“您實在是有些多慮了陛下。”邁克羅夫特略一挑眉,“我確信您的新大陸計劃是跨時代的天才設想,亦想象得到它在百年後為帝國所帶來的變化,但我只有一些微不足道的小意見,就是將這個計劃時限從五年調整為十年,那樣或許更容易讓人接受。”
喬治娜只說:“關於這一點,我們已經討論過多次了,我認為沒有必要重複。”
這是預料之中的答案,邁克羅夫特只聳了聳肩膀,無奈地回答:“是的,我的女王陛下。”他看上去依舊有些不甘願的情緒,但對於喬治娜的強硬沒有再做反駁,“懷著最高的敬意,但願您能想清楚這樣做的後果。”
在喬治娜的努力之下,屬於君主的權力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尤其是在克裡米亞戰爭的勝利之後,女王的意義不再僅限於權威和象徵意義,就連首相羅伯特.皮爾爵士遇到難題時,也在潛移默化間習慣性地求助於白金漢宮。
盡管這並不是某些人希望看到的,但顯而易見的是,局面原本該是一片和諧以及欣欣向榮的。
直到這一次的新大陸計劃。
邁克羅夫特微微皺眉。
這段時間真是什麼牛鬼蛇神都冒了頭,倫敦、英國、乃至歐洲,似乎有無數雙眼睛蠢蠢欲動,而面前這位年輕的女王卻彷彿成竹在胸,既要完成她的跨時代壯舉,也要“順便”將那些人一網打盡。
——真是,非常“勇敢”了。
喬治娜笑了起來。
她看向邁克羅夫特,藍眼睛裡彷彿閃著光,“危險總與機遇並存,不是麼。”
邁克羅夫特定定地看了喬治娜一會兒,雖然不知道他在想些什麼,但他最終敗下陣來。
他嘆了口氣,“好吧,我的女王陛下。”
無論如何,他總歸能夠護住她的。
邁克羅夫特如是想到,目光靜靜凝視著喬治娜那張從不知畏懼為何物的年輕面孔,思緒漸漸飄向了地球的另一端。
美洲大陸最近風起雲湧。
先是在克裡米亞戰爭中失敗的俄國擔憂於英國的過分強大,想要把手裡的燙手山芋阿拉斯加賣給美國——這是位於美洲最北部的一塊地皮,氣候寒冷,荒無人煙,連個小鎮都稱不上,環境十分惡劣——然而一開始派出商人同俄國人密謀此事的美國人竟然突然爆發了內戰,英國人卻傳來了可能遷都的訊息,阿拉斯加就變得無比棘手,使得原本並不是十分贊同出售這塊地盤的俄國外務大臣,也不得不在國內的重重壓力之下,積極尋找新的買家。
簡直把英女王當作神衹的加拿大人首先被排除在外,其次是在魁北克小打小鬧的法國人,西班牙女王倒是對於阿拉斯加有點興趣,但皇太後是個親英派,並不打算因這一塊無關緊要的不毛之地,同如日中天的英國人做對。
因此整件事又陷入了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