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極盡諷刺挖苦之能事的檄文被首先刊登在政治態度激進的《蓓爾美爾街報》上,隨後曾經屢次披露外交大臣巴麥尊勳爵對女王不敬和輕視的《泰晤士報》緊隨其後,刊載了許多不為人知的鎮壓加拿大起義的內幕訊息以及不具名人士言之鑿鑿的評論,令民眾對於巴麥尊勳爵的惡感上升至空前的高度。
而就在此時,加拿大那邊鎮壓起義全盤失敗的訊息被公諸於眾,作為外交大臣的巴麥尊勳爵首當其沖,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猛烈抨擊,甚至還有不少的倫敦市民聚集在他位於城裡的豪宅之外,朝他的窗戶裡扔各種石頭和爛菜葉等等——遺憾的是,這位勳爵閣下的修養遠不如被譽為鐵公爵的威靈頓將軍,不過是被這樣對待了一晚上,便灰溜溜地收拾起來行李、麻溜地躲到了鄉下去了。
此事當然也被《泰晤士報》這樣的主流媒體毫不留情的披露出來了,巴麥尊勳爵閣下一時之間成為了倫敦成立城裡的笑柄和無能官僚的代名詞。
於是,在隨後的一次樞密院會召開時,喬治娜適時開口要求首相墨爾本子爵罷免巴麥尊勳爵的外交大臣之職,這一次她的態度並不算十分強硬,但是巴麥尊勳爵在民間聲名狼藉,誰都知道這位閣下大勢已去,他昔日的同僚們沒有一個人開口為了他求情,預設了女王的決定。
一場重要的罷黜在這次風波之後悄無聲息地完成了,接任外交大臣一職的是喬治娜的老熟人,剛剛從自由黨跳槽回到輝格黨的愛德華.斯坦利勳爵。
說起來,斯坦利家族是輝格黨之中的老牌權貴世家了,而愛德華.斯坦利勳爵本身的資歷在議會中也算可圈可點,雖然不如之前的巴麥尊勳爵那樣老成持重,但也算是一名十分出色的輝格黨人了,對於這項任命,無論是執政的輝格黨,還是在野的保守黨,都沒有提出反對。
至此,巴麥尊勳爵心心念念卻尚未開啟的首相之路,在今年的告知節前走到了盡頭。
而加拿大那邊,新任女王特派員或者說欽差大臣喬治親王,也正式走馬上任。
這天一早,按照已順利合併的皇家制造總局的日程安排,喬治娜出席了皇家學會這一季度的展覽會,
縱觀英國在十九世紀盛極轉衰的歷史,可以看出由於龐大殖民地十分有利於傾銷的原因,這個曾經的強大帝國並沒有跟上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浪潮,而是故步自封沒有繼續其改革的步伐、將那些曾經引以為傲的技術更新換代,因此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後,英國依然使用著落伍的技術和裝置,對於新的強國德意志以及美利堅的正式崛起,毫無反擊之力。
——因為當英國人意識到這一點時,這個國家的科技以及教育水平已經遠遠跟不上時代的腳步了。
這便是屬於富國的陷阱,可以說英國興於亞當.斯密的世界主義,卻也衰在所謂的世界主義——歷史的諷刺劇總是如此相似,在不斷地輪回上演。
趴在廣袤的殖民地身上盡情吸血雖然痛快無比,可過分依賴單一産品的生産地和商品的貿易市場,令各個殖民地的經濟發展始終存在缺陷,加上殖民地孤懸海外,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民族意識的覺醒,英國對於殖民地的控制力大不如前,而當某些殖民地正式脫離掌控之後,帶來的正是本國經濟體系的紊亂和衰敗。
海外殖民地再多有什麼用?
大英女王表示手裡頭可用的人實在太少太少了,無法同化殖民地人口,更無力將殖民地人口本土化,那麼只有大力發展科技和教育,實行□□所說的“槍杆子裡出政權”!
隨著皇家制造總局和皇家學會的正式合併,發明家和科學家的待遇也得到了巨大的改善,盡管首相墨爾本子爵對於女王的這項決定並沒有十分贊同,但他並沒有在這些小問題上與喬治娜爭辯——因為這項撥款出自於女王的私人産業——而喬治娜也知道,面對這位首相大人最嚴峻的問題不是皇家制造總局的財政撥款或者鼓勵機制,而是她心心念唸的義務教育制度改革。
無論如何,今天的展覽會還是獲得首相墨爾本子爵的肯定,雖然他只是單純地熱衷於這類有力展示英國國力的活動。
邁克爾.法拉第爵士將他的第一臺實驗性發電機展示給了眾人,這完全引起了所有人的轟動和震驚,有那麼一小部分思想超前、頭腦敏銳的人們已經有些意識到,盡管眼下蒸汽時代正進行得如火如荼,但接下來即將到來的電氣時代,可能更加的如夢如幻、超乎人們的想象力,當然所帶來的生産力的快速發展,也是絕對魔幻級別的。
當然,在展覽會上展出的也並不都是邁克爾.法拉第爵士這類十分吸引眼球並且兼具實用性的發明,比如一位年輕人威廉姆.福瑟吉爾.庫克對於其永動機研究的熱情洋溢的宣傳,就被觀展人認為是不可能和荒謬的專案,倒是喬裝出行的喬治娜在那位先生的展位上參觀了一番,驚訝地發現其製作的電流電報機頗有些亮眼之處,但她並沒有當場上前打聽,而是在心裡記下來這位先生的名字,在展覽會後向邁克爾.法拉第爵士提起並間接促成了製造總局開年以來的第一樁大買賣,和本國的軍部。
除此之外,發明家託馬斯.夏普爵士的挖掘機模型也有幾分意思,不過讓喬治娜沒有想到的是,此前有過一面之緣的亨利.沃登勳爵竟然也是託馬斯.夏普爵士的座上賓,她原本只把這位勳爵當做普通的紈絝子,倒是因此事有些改了觀。
顯而易見,亨利.沃登勳爵也瞧見了一身便裝的女王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