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鸞郡主的婚期定在農忙之後,其婚禮之盛大自不必說,呼延氏親迎,長陵侯嗣子李培雲奉旨送嫁,儀仗浩浩蕩蕩地往濟南府行進。
雖告別父母后心中十分難過,但有遍覽西京至山東風土人情的機會,對明鸞來說也是一種慰藉。
五月初五端陽節,儀仗正好到了東都。
因東都離宮距官道遙遠,又疏於修繕,不宜居住。
故明鸞和呼延氏帶著一部分近侍住在洛陽州府衙門,其餘人等安排到官驛去。
這一路凡過一處,停留時明鸞便要微服出遊,尤其到了東都還趕上端陽節。
往常明鸞出遊都是雁鸞和遠黛陪著,但今日雁鸞趕路累著了,身子不適提前歇下。
明鸞又不放心她一個病人躺在這,便將遠黛也留下照顧。
“要不我還是跟著去吧,實在是不放心。”
明鸞笑道:“好姐姐,有令林格在呢,你還不放心嗎?”
“他?我最不放心的就是他。”
畢竟是姑爺,尊位又在那,遠黛嘴上不敢多抱怨,只能腹誹:“一個蠻人,粗心大意的,只知道縱容郡主,討好新娘子,也不知道規勸,每到一處就領著她到處逛。”
“也不知乾不乾淨,什麼都敢給她吃,給她喝。”
遠黛是明鸞很小的時候就到她身邊伺候的人,最體貼細緻。
所以她看不慣別人照顧明鸞,就如同一個母親總是不放心別人照看自己的孩子。
正說著,響起了敲門聲,令林格已準備好來找明鸞了,州府的長官已在外恭候多時。
她便再不聽遠黛嘮叨,拿上劍出門去了。
備的馬車是夏日常用的款式,車廂後壁被拆掉,用輕薄的紗做成簾,通風既好也便於觀光。
既是微服私訪便沒有開路的儀仗,又逢節日集會,更不能清路避讓。
故陪同的官員常服騎馬,明鸞和令林格共乘一車,只帶了二三十隨從。
因街市人多,一路上行進緩慢,倒也能把熱鬧看個清楚。
令林格也是第一次好好地逛東都,感慨道:“我以為東都會跟西京一樣繁華,沒想到也只四五成光景。”
“這是太祖的龍興之地,原稱神都。”
“太宗登基後住不慣,便做主遷都到西京去,那裡是他做晉王時的封地。”
“昭帝時還臨幸過東都兩三次,惠帝身體不好,一生未曾遊幸,先帝忙於政務也沒來過,便日漸失了神都的風采。”
集市人多,擔心馬車無法正常行進,便沿著洛河邊的馬路遊賞。
“若想觀覽集市,尊駕可以在此下車過橋。”
集市她倒是不感興趣,望著窗外的洛河,對令林格道:“不如泛舟河上。”
本來已經包下了當地最著名的酒樓,聽說郡主要乘船,隨行官員只得趕緊吩咐將預備下的酒席送到遊船畫舫上去。
洛河遼闊,若不是今夜遊船多,還不知怎樣森然。
遊船如鯽,河岸邊又在放煙花,一時間都挨挨擠擠到一處,這情形如同火燒赤壁時曹軍的戰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