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宮的這場晚宴其實是舒皇后授意太子妃辦的,特地請了些家中有適婚少年的人來參加。
雖然見不到男方,卻能相看主母好不好相處。
明鸞不知道哪位母親對應哪位郎君,但徐王妃知曉,倒也算是一場相親宴。
可郡主畢竟還在出家,不宜大張旗鼓。
舒綰就令太子妃做東攢局,太子和眾妃妾一併出席,當然也少不了端王夫婦一併來混淆視聽。
明鸞畢竟是尊貴的郡主,不像那些被化出家的小門戶女孩兒,需整日緇衣道袍的。
除了重要的場合和日子,她還是以常服為主,只是比在王府時稍稍素淨些。
既然醉翁之意不在酒,所以宴會上的人都忙著各懷心思。
皇后和徐王妃一心交際,太子和眾妃妾忙著招待,只有明鸞在挖空心思企圖找個時機,想私下裡求求太子放過她看話本兒的事情。
所以在這觥籌交錯,三五成聚的熱鬧場合,明鸞一個人伏案托腮,盯著俞成靖低眉耷眼的。
酒菜她都咽不下,誰來搭訕,她也心不在焉。
只有李芳菲看她沒精神,摸過來說兩句話。
“你怎麼了?臉色這麼難看。”
“我惹大禍了。”
明鸞耳語說:“我偷偷看話本兒被太子撞見,贓物還在他手裡呢。”
芳菲心一驚,那話本是自己借給明鸞的,萬一查起來怎麼是好。
“要不你往俞成端身上賴,就說是他的,是他教你不學好,他放浪慣了,太子應該不會家醜外揚。”
明鸞搖頭,“那太子肯定要把書還給端王,還要教訓弟弟幾句,豈不露了餡。”
“而且他肯定會笑話我的,我不要。”
“那你怎麼辦呀?”
芳菲也開始苦著臉。
“我想一會兒再找機會去求求他。”
……
終於,太子妃似乎是不小心,將杯子裡的酒灑到了太子的衣袍上,他起身跟皇后請示要去後殿更衣。
太子妃也跟著過去了。
明鸞覺得是個好時機。
雖然太子妃也在,但自己跟李令光沒什麼過節,也許還能幫著打個哈哈呢。
她藉口解手,悄悄地跟去了後殿。
“給解道安升官,讓解道宗在太子府謀差事,還將解道衡舉薦到刑部去,抬舉她解良娣一家子。”
“而我不過是要安排一個人,你就推三阻四,老大地不願意。”
“如此下我臉面,倒不如把太子妃的位置讓給解良娣好了。”
明鸞沒想到尾隨進來後撞見兩口子在吵架。
她覺得時機不對,正欲遁走,伺候太子更衣的丫鬟們魚貫而入,逼得她不得不就近躲進一個大櫃裡。
心想等她們都進去了,放下簾子,自己就趕緊溜走。
可太子聽煩了太子妃的抱怨,想趕緊逃,心急給自己更衣的婢女怎麼這麼慢。
一邊從內殿往外走,一邊自己解衣裳,太子妃也不甘心地追著他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