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去離宮避暑都是在女兒節後,但今年因朝中幾個大典的吉日都在五六月,所以六月下旬,天氣已經十分熱了才動身。
又因吐谷渾一仗大捷,皇帝高興,伴駕去離宮去的人也就比往年多。
甚至一些邊緣的宗親勳爵,往常沒機會侍駕的,這次也得了皇恩賜沐離宮。
不過對於太子來說,並沒有清閒下來,他又領了個新任務。
皇帝準備今冬於上林苑冬狩,還召了不少封疆大吏入京。
遠道而來的像西寧公府、長留侯府、東桓郡王府,近一些的如趙國公府、平陽伯府、長陵侯府。
皇家活動準備起來本就繁瑣,再加上這麼多人要招待,著實艱難。
而這個重擔,皇帝又交給了太子主持。
好在禮部尚書宋衡是經驗豐富的老臣,又是太子的心腹,分擔去不少壓力。
是日,根據各驛站的信報,趙國公及家眷比預期提前了兩個月,馬上就要入京。
俞成靖一早就請了宋尚書來議事。
若是換做旁人,倒也不必這麼謹慎小心,可趙國公府便不同了。
呼延氏祖上是一個歸順到九翎的柔然小部落首領,原本封地在河北府,故為趙國公。
後來,柔然的一個新任可汗竟派遣刺客去刺殺趙國公,雖未能成,但也嚇壞了趙國公。
那會兒正值惠帝時期,朝廷還在涼州用兵,無暇顧及柔然,太后便做主將趙國公的封地遷到了山東,離柔然更遠一些。
因此,呼延氏唯賈太后馬首是瞻。
自當今天子登基,呼延家作為太后的信臣,再未被召入過京中。
而這次呼延家早早地趕來,難免不令人懷疑是為了入京交際,少不了向太后和賈璜等人獻誠,跟朝中有影響力的人物走動。
再者,太子和宋衡都確定,呼延氏還想與長寧府聯姻,迎娶青鸞郡主。
靠著裙帶關係飛黃騰達,呼延氏可是輕車熟路。
先不提呼延氏祖上迎娶過公主,單說上任趙國公呼延宙,為向太后表忠心甚至廢正妻居側室,迎娶太后新寡的堂妹。
此等行徑一度激起朝野上下的不滿,甚至呼延宙還被彈劾丟了官。
不過因為太后的緣故,並未影響到呼延宙與後妻賈氏的兒子呼延琮繼承爵位。
呼延家也許是不甘於只當一個閒散勳貴,也許是恐懼新帝,也許是太后企圖瓦解功臣黨。
不管怎樣,呼延家又掄起了三板斧,打算再次聯姻,靠貴妻的裙帶再度走上巔峰。
這一號人物進京,住在哪,派哪些人去招待,侍奉,都必須有謀劃。
兩人議了一上午,留了午飯後,太子親自送宋衡離開。
然後他便往駕風別館去,有事要交代給解節辦。
呼延氏入京肯定會拜見長公主,而長公主總是進出太子府會見太子妃。
解節是內宅女眷,更容易探聽到一些訊息。
駕風別館很是偏僻,建造時,此地就有一兩處矮丘,工匠順應自然,接著矮丘的走勢又建了幾處假山。
別處都是栽花種草,偏此地廣植竹林。
倒也不是說幽靜的景緻不好,可惜此地正處風口,風嘯起來恍如鶴鳴。
所以將本來‘幽篁裡’這個名字換成了駕風別館,亭改成了落鶴亭。
那些假山中的幽徑因風多、僻冷,鮮有人去,久而久之便荒涼下來。
可俞成靖往這邊來時,遠遠望去,落鶴亭裡竟坐著一個人。
夏日飯後的中午,各處都昏昏欲睡的,她跑這麼遠來坐在那繡花,而且偶爾抬頭四下張望,看著就是在望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