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派小廝去哨探著點二爺,怕是也快回府了。”
月薔忙不迭應了幾聲才走出門,結香、垂珠伺候徐慕歡換了身喜慶些的裙裳。
……
放榜後,皇帝傳旨召兩榜及第的進士候在奉天殿外御街下,另傳一甲上殿。
按例,最後這一輪殿試,皇帝會當面問頭榜的三人幾個問題,答得好說不定會當殿派官。
見登殿的三人分別是三十一歲的狀元,二十二歲的榜眼,一十八歲的探花郎,俞錚不禁感慨道:“今年的一甲都很年輕啊。”
“徐聞字文嗣),朕讀了你的文章,本來要點你做狀元的,可一看你的履歷,才虛年十八啊,竟敢在文章中闊談遼東,頓時甚覺狂妄,故做主將你從第一名拿到第三名,你可有不服?”
徐文嗣跪拜道:“學生的文章能上達天聽已是榮幸之至,不敢有不服。”
俞錚讓他起來回話,問道:“你去過遼東嗎?”
“臣未嘗去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那你就敢妄談遼東?”
徐文嗣心中如起驚雷,但丈夫胸中有驚雷,面如常色,故他儘量調節自己的緊張情緒。
“你在文章裡還說遼東如散沙耳,說新羅是國小而不處卑,百濟是力少而不畏強,高句麗更是無禮而辱大鄰,皆貪愎兒拙交者。”
因俞錚語氣嚴肅,且高句麗已成九翎新患,故這一問,連殿上諸位大人都捏了把汗,也替這個還未及弱冠的孩子捏了把汗。
卓威更是瞥了眼徐文嗣,心想‘他是俞珩的小舅子,若當殿失態或是答不出來,他定要藉機參一本,落井下石才好。’
徐文嗣平息了幾秒心身,拜答道:“學生的父親酷愛藏書,家中關於遼東的書籍頗豐,且認識一個常年往來遼東經商的鄰人,所學所聞也算是知曉些。”
這會子,徐文嗣緊張的心情已消了一大半了,故更加沉得住氣道:“遼東雖有新羅、百濟、渤海等國,但用諸部來形容更貼切,如有莫佛之稱的安氏八部也不過是靺鞨部族的首領,更不提契丹、肅慎、室韋、扶余之流。”
“安氏八部?”
俞錚稍有疑慮,宋衡便解釋道:“安氏八部是阿史答部名字的另一種譯法。”
俞錚點了點頭,讓他繼續說下去。
“這些部族或是新羅百濟等小國都依照眼色行事,如牆頭亂倒之草,我朝皇帝以仁愛治世,政令寬仁,然遼東諸部蠻而不通、智昏少識、不解聖意,傲慢地試探著倒向高句麗妄圖抗衡,正應韓非子所言。”
“如此烏合之眾,應如吳起獵敵,士貪於得而離其將,乘乖獵散,設伏投機,其將可取,諸部貪利或因恩怨叛離高句麗,趁其勢寡,精兵良草伏擊之,必勝。”
俞錚聽罷甚遂心意,大笑起來,說:“雖紙上談兵,但也有些章法道理。”
徐文嗣不知這笑是好是壞,嚇得忙跪下不再再言。
“英雄出少年,果然少年者,心勇敢,才思敏捷。”
稱讚後,俞錚下旨道:“你對遼東的所學所聞還算多,但朕想讓你繼續學,去禮部吧,鴻臚寺丞有個空缺,專應對遼東諸國、諸部。”
徐文嗣此時已是大汗淋漓,嚇得是腿軟身顫,好在沒忘一大拜,叩謝天恩。
喜歡重生之不甘零落身為塵請大家收藏:()重生之不甘零落身為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