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溫嘉穀自幼被人拿來去跟溫三伢比較,來日事事如意也就罷了,稍微有些不順之處,旁人說上幾句風涼話,對孩子豈不是極大的打擊。
因而他們沒少就此事開導小嘉穀,說送他讀書,只是為了讓他識字明理。
除此之外,他盡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走自己想走的路。
只要有所上進,不是作奸犯科,家裡一概支援。
頭幾回說這話的時候,溫嘉穀還小,聽著有些懵懵懂懂。
後來長到五六歲時他,看起來已經很有自己的主意。
同樣自這會兒起,這小子也終於找到了一門愛好——做手工。
溫家是有手藝人的,那就是喻石榴的夫君丁威。
這些年,丁威靠著剩下的一隻手外加本條胳膊,以及喻商枝最早給他參謀的幾份圖紙,已經在縣城中開起了木匠鋪子,收了兩個小徒弟,外加置辦了宅子。
宅子比不得溫家的宅子大,但也有一間堂屋,兩間廂房,院子裡還有一口井,足夠他們一家三口住了。
溫嘉穀從小就挺喜歡這個姑父,因為丁威時不時就會給他們送來些精巧的木頭做的小玩具。
但如今像是什麼華容道、九連環、魯班鎖,已經滿足不了他的好奇心,比起這些,他更想自己親自上手做點什麼。
他年紀小,家裡不敢讓他輕易地動刀動鋸,劃了手可不是開玩笑的,後來還是喻商枝想了個辦法。
“做……模型?”
溫嘉穀聽完爹爹的提議後,不是很能理解這兩個字。
“爹爹,模型是什麼?”
喻商枝細細同他解釋。
“你可以理解為,模型就是各種東西的縮小版。比如我們蓋房子之前,可以把想要的房子樣式畫下來,照著做一個縮小版的房子,有什麼不滿意的,調整一番,再去蓋大房子,這樣就避免了蓋的過程中才發現有什麼地方不滿意,卻已經修改不了的麻煩。又或者……上次去寺廟上香時,你不是說廟裡的佛塔很漂亮麼?你也可以照著做一個縮小版的佛塔,擺在家裡觀賞。”
溫嘉穀恍然大悟,興奮地發現這正是他想要做的事!
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
為了做好模型,溫嘉穀除了木工之外,還學了泥塑、陶藝……
路過鐵匠鋪子,都恨不得鑽進去看看人家如何打鐵。
和年年喜歡鑽灶房有異曲同工之妙。
縣城繁華,自從幾年前新的縣令走馬上任之後,勤勉於政,時常會興建一些利民的工事。
譬如鋪路、修橋、建河堤、補城牆、蓋房子,溫嘉穀每每都在旁邊看得津津有味,甚至上前跟工匠們搭話,詢問他們工藝中的細節。
這份熱情落在喻商枝的眼裡,是對於自己喜歡之事的痴迷。
落在其他人眼裡,卻往往和玩物喪志四字掛鈎。
喻商枝也好,溫野菜也罷,卻從未在此事上動搖。
因為他們看得到溫嘉穀在做這些事時,眼底是有光的。
最後說到溫家老三溫嘉粟。
在短暫的幼年時期裡,溫家粟和尋常的姐兒無異。
她沒有大哥嘉禾那麼調皮,也沒有二哥嘉穀那麼有書卷氣。
她喜歡梳好看的辮子、穿好看的裙衫、吃好吃的糕點,非說有哪裡不太一樣,那就是她對於學醫的興趣,比上面的兩個哥哥都更大些。
雖說作為溫家的孩子,都或多或少懂些醫理。
但喻商枝無疑發現,只有小女兒一門心思擱在了這上面。
作為父親,他自然是欣慰的。
哪怕他已有孔麥芽、常淩、小五和小六這樣的親傳弟子,也有醫塾出師的那些個要喚他一句老師的學生,親生的孩子終究是意義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