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美夢還沒做完半場,就又得起身了。
小果困得不行,軟綿綿地趴在她娘親的腿邊,埋下了頭:“娘,我不想去了。我要睡覺。”
“錯過了大集,等會兒有的你哭的。”姜姀拍了兩下她的後背,“你回頭瞧瞧,與哥兒、霜霜都來了,就等你收拾完了一道出去呢。”
小果回頭,果然看見站在門邊沖她揮手的兄妹倆,一下子來了精神,樂顛顛地跑了出去。
跟著出去,姜姀闔上屋門。
三個大老爺們各挑了一個擔子,都已經站在坡上等。
蘭英嬸腰不好,便負責走在前頭提燈,順帶照看三個孩子。
姜姀給他們各自背上了一個元寶籃,裡頭裝有今日要吃的幹糧和水,還有從家中糖罐子裡摸出來的飴糖和葡萄幹。
這樣路上就算走得乏了,也能立馬吃點零嘴補補力氣。
烏雲蔽月,將僅有的光亮也遮了去。山道上漆黑一片,好在有竹燈籠打頭,幾個孩子們叫著鬧著開路,倒叫這三更天的山林,變得如白日的村莊一般熱鬧。
吵吵鬧鬧來到山腳下,路上已有不少行人,同樣揹著沉重的行囊,在趕往縣城的路上奔忙。
路上都是燈籠火把,將整個村子,照得亮堂堂的。
走至半途,與他們齊肩並行的,還有一名不知從哪個拐角合進佇列的駝背老嫗。
老嫗的背脊被沉重的擔子壓彎,挑著一對藤編的挑筐。筐裡盛的都是個大葉綠的芥菜,一棵足有成年人的半截胳膊長。一眼瞧去,莖稈粗壯水頭又足,光瞅著就知道有多爽脆。
姜姀來了興致。
這陣子大多時候吃的都是野菜,圖方便,也圖省錢,鮮少吃上田地裡自家種出來的蔬菜。
這會兒看著水靈靈的一筐芥菜,倒是有些饞了。“阿婆,芥菜怎麼賣啊?”
老嫗腳步沒停:“三文錢一斤,都是夜裡剛割下來的,嫩著嘞。”
因她騰不出手,蘭英嬸便幫著拿了兩株,在手裡翻看:“確實不錯。”
姜姀只想買兩株嘗嘗鮮,便同老嫗商量:“阿婆,我們現在要去縣城趕集,買來的芥菜不好隨身帶著。您幫我們留兩株,等今晚上休市後我再去找您拿,您看成麼?”
老嫗猶豫了一番:“那得看有沒有剩下,有剩就好說。”
“成,您也不用刻意留,我就是突然饞了這口,想吃點嫩乎的。不過您這菜啊,一看就生得極好,光看這帶水珠的菜葉子,就知道您養得有多好。要吃不到,還真有點可惜了。”姜姀一邊說,一雙眼睛一邊往她面上瞟。
老嫗咧開缺牙的嘴,呵呵笑道:“小娘子這樣說,我要不肯留,倒顯得我心眼小了。這樣,我家裡還有幾株沒割的,本想留著自家吃。你要想要,也甭買我這到時曬了一整天日頭的。等回來直接去我家,我給你割兩株現成的。”
她轉頭回看向不遠處:“我家就住那頭。你只要找著剩下的半畝菜地,拐個彎就能看到。”
得了這番話,姜姀也跟著笑:“那真是再好不過了。”
與其同走了一段路後,路邊有人招手買菜。老嫗便在那處卸下擔子,與那人攀談起來。
姜姀這邊的幾人,依舊隨著人流,繼續往縣城方向走。
一路上瞧來的景緻,倒是與先前大不同了。
許是因著將要過年的緣故,走至城郊,就見著樹上、路牌上彩綢飄飄。飄蕩的紅色像一尾遊龍,隨風舞動,指向他們要走的去路。
這分喜慶的色彩,一直蔓延至縣城的城門頭。灰綠的磚石牆隙間,除了紅色綢布,還插著不少彩旗。四邊裁出整齊的鋸齒紋樣,高低錯落地垂掛在城牆邊。
太陽升起,小風一來,明亮的色澤隨風搖曳,襯出節日期間的好一派熱鬧。
再看城門腳下,明顯能見著守城的官兵比往日要多。
進城的百姓已經排起了長隊。
這個點來趕早的,大多是挑了擔子,推了板車,或是揹著麻袋包袱來街邊搶攤位的。
之所以堵塞在城門前,是因為今日收取稅錢的方式有變。
大約是怕大集人多不好管理,守城的官兵便分成了三撥。一撥老老實實站崗護衛,一撥負責在佇列中盤點貨品。
姜姀踮著腳,在隊伍末端巴望著。眼見前頭先行的攤販,在貨品確認完畢後,收到一個帶繩的綠頭牌。
那綠頭牌要規需掛在自個兒的脖子上,等走到下一個關卡,交完稅錢,便會有最後一撥官兵,在上頭蓋一個紅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