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野望——桓溫傳 > 第十一章, 憑懷弔古

第十一章, 憑懷弔古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既見君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託假胸的手微微顫抖 沖喜小夫郎 和繫結奶面基後 偏見與傲慢 渣攻騙婚 秘密 我的浴缸通海洋 英雄聯盟大兌換 聽說你愛我 戀上美女上司 醉東漢 最強特種兵之龍刺 我才不會愛上什麼徒弟 隨地撿貓 星際職業中醫師 失格練習生與得體社會王 秦時明月:為皇 我的油畫成精了

嘆後來,自矜功伐。眾叛親離,孤身窮途。黯然自刎,萬人分屍。

桓溫在歷史的隧道裡穿越了好一會兒,他感慨霸王興亡的瞬間如同兒戲一場,追昔撫今,那漫漫的前路究竟會有什麼樣榮耀和磨難在等待自己呢?

袁耽等瞧見到桓溫那飛越的思緒逐漸收回來後,上前拍了一下他的肩膀說:“霸王英雄一世,雖然最後不免敗亡,但好歹還有一個願意為他而死的女人,他這一輩子的奮鬥也值了。”

桓溫說:“霸王雖說後來失敗了,但是推翻暴秦功莫大焉,看見這衣冠冢如此草草,也是一件憾事。”

袁耽點頭道:“確實是不應該這樣,不過歷陽戰亂過後民生凋敝,要拿出錢來大行修葺也不容易。我會記住這件事的,等將來用度稍微寬裕一點就一定撥款給地方修整。怎麼說‘項亭’也是我們歷陽的一處歷史遺産,不能草草對付。”

聽說太守大人到了烏江,當地官員不免前來叩見。袁耽在鎮上和他們周旋了一番,用過當地獻上的哺食之後,就拜別回程了。

在趕回歷陽城的路上,桓溫忽然問起袁耽一個問題:“要是在鴻門宴上霸王真的下決心把劉邦給“咔嚓”了,霸王最後會不會一統天下?”

袁耽思忖良久,緩緩搖頭道:“應該也不會的,項王本來就沒有一統天下的志向,也沒有駕馭天下的這種能力。他終極理想就是榮歸故裡,諧美逍遙。哎,情場得意,賭場就難免失意,老天爺不會把所有好處都給到一個人的身上。”

桓溫又問道:“你的意思是說就算‘亞父’違背霸王的意願把漢王幹掉,大局仍將回到長期諸侯分裂割據的局面?”

袁耽說“這倒不然,就算項王不想或者不能一統天下,但是時間一久,肯定會有一個英雄脫穎而出,以致一統江山的局面再度出現,畢竟自從秦朝一統後,再想回到過去就很難了,關於這一點,原本志在複闢的張良後來算是看明白了。”

桓溫道:“你的意思是天下分久必合吧?如今中原板蕩,五胡亂華,我華夏祖宗的故地失落久矣,你看我們什麼時候能夠收複故土呢?”

袁耽沉吟道:“這個我真的無法估計,‘北伐’當然是一個無比正確的口號,可是因為南渡計程車族大家已經在江左獲得了太多的實惠,誰又願意真的回到戰亂頻仍的故園立足呢。而且要想北伐成功,總要由一個不凡的英雄人物所帶領。至少我現在還沒有在朝中看到有這樣的人物的出現。”

桓溫說:“我瞧庾大人一直在為北伐做準備呢。”

袁耽說:“庾平西之所以銳意北伐,不過是為了挽回他在蘇峻之亂時候所失去的名聲。如果是靠這種功利的想法而不是有祖逖、劉琨那種不複中原誓不罷休的慨然之志,我看這北伐斷難成功。”

桓溫說:“你對北伐那麼悲觀,總不成將來我們被北方的胡人所征服吧。”

袁耽說:“這倒不至於,這許多南下的世家大族在江左苦心經營了這麼多年,加上南方水網密佈,進取固然不足,自保還是可以做到的。我看這南北對峙的局面恐怕要維持很長的時間呢。元子,就看你將來能不能站出來打破這個局面了。”

桓溫不客氣地說道:“彥道兄見笑了,我倒是有祖鎮西和劉司空的志向,不過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將來是不是象他們兩位一樣壯志未酬就難說了。”

袁耽說:“無論如何,有志向總比沒有志向的好,溫大人生前一直很看好你,希望你不要辜負他的期望。”

桓溫說:“明天就是重陽了,我正好要到牛渚磯憑吊溫大人,希望他的在天之靈能夠給我一點指點。”桓溫在對溫嶠的緬懷當中沉默了一會後,忽然想到了一個問題,就問袁耽對於土斷有什麼看法。

袁耽回答說:“我對這土斷太熟悉了,鹹和初年王司徒開始籌劃土斷,當時我正被他引為參軍,得以參與其中並做了不少的事情,可惜後來這個計劃讓蘇峻之亂給全打斷了,否則如果能夠推行成功的話可是一項利國利民的良政呢。”

桓溫繼續追問道:“那現在為什麼沒有聽到關於土斷的訊息呢?”

袁耽說:“土斷是百年大計,也是最終不得不為的大事,但是蘇峻之亂對民生經濟的破壞甚劇,現在正是要讓在戰亂中嚴重受創的世家大族恢複元氣的時候,遽然推行土斷會加劇內部矛盾的。”

桓溫爭辯說:“僑人和土人之間的矛盾現在已經很尖銳,如果不及時開展土斷的話,可能會發生很嚴重的後果。”

袁耽說:“後果嚴重不嚴重,關鍵是當兵的支援誰。現在朝廷能夠控制的軍隊當中戰鬥力最強的當屬以北方流民為主體的揚州兵。只要取得當兵的支援,再嚴重的後果都是可以承受的。”

桓溫苦笑道:“這不是要回到秦朝暴政的老路上去?”

袁耽正色道:“這怎麼能說要回到秦朝法家的老路呢,現在暫時不搞土斷只是權宜之計,士族大家從骨子裡面是看不起北方的庶族流民的,所給他們的優待只是一種利用他們的籠絡手段而已。一旦社會條件成熟起來,總是要推行土斷的。不過推行土斷政策的阻力極大,一定要由一個非常有意志和毅力的人來主導才能得以成功。”

桓溫“哦”了一聲,似乎在認真思考袁耽在前面說的那句話。忽而桓溫的思緒又到了西楚霸王那裡,只見他搖頭晃腦地輕吟著項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桓溫唱完之後還閉目凝神,似乎還沉浸在自己歌聲的餘韻當中。過了好一會兒,桓溫把眼睛張開,向袁耽問道:“彥道兄,這‘項亭’是官修的還是民修的?”

袁耽回答道:“‘項亭’歷時久遠,什麼時候開始建的已不可考,不過從規模和格局上來看,應該是民間所修建的。”

“為什麼老百姓會願意去紀念一個失敗者而不是成功者呢,好像在歷陽沒有紀念小霸王的廟宇吧。”

袁耽說:“歷陽是孫伯符進軍江右的前進基地,不過歷陽確然沒有紀念小霸王的遺址,其中的原因我倒沒有探究。元子,莫非你又想到了些什麼呢?”

桓溫想了一下說:“我覺得老百姓自己從來都是弱的一方,相對於成功者,失敗者更接近於他們自己,所以在他們的內心裡更傾向於同情失敗者吧。”

袁耽道:“有可能是這樣的,你倒是很會從黎民百姓的角度看問題。老百姓當中有大本事的人確實不多。自古以來凡是有能力的人無論是誰都追求做一個偉大的成功者,可是以霸王之力,也終究失敗了,也許真正的成功者一百年也就只有一、兩個。元子,如果可以讓你自己來選擇,你願意做一個象楚霸王那樣偉大的失敗者而得到後世的緬懷呢,還是願意做一個無人記得的汲汲營營的獲利者而自得其樂呢?”

桓溫道:“我因為自己曾經過了近三年的極度窮困潦倒的生活,所以深知民間疾苦,很想為社會底層做點事情。至於成敗這個問題,我現在還沒想得那麼多。我現在只是想,不管事情的成敗利鈍如何,凡事要憑自己的本心努力去做,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做一個真實的自我就好了。”

袁耽搖頭道:“在官場上可由不得你按自己的意願去做事,你要是存在這種想法,本身就是一種潛在的失敗因素。在現實的官場上,你認為正確的事情,上面未必認可;上面要你做的事情,往往又是違揹你的良心的。為官之道首要是要懂得察言觀色,趨利避害,因勢利導,要能夠把自己真實的想法掩蓋起來,要懂得暫時以長官的意志作為自己的意志,這樣方能在將來施展自己的鴻鵠之志。”

桓溫聽了袁耽的教訓後頓時覺得象被兜頭潑了一盆冷水,他開始覺得當官似乎沒有自己原先想象的那般美好,但是袁耽畢竟是過來人,他說的話又合情合理,讓人無法反駁,他反複在腦中咀嚼袁耽剛才所說的話,在車上沉默了很久。

當公車回到歷陽太守官署衙門時已經過了酉時,袁耽當晚還接連修書兩封,一封讓桓溫帶著交給他妻子,另一封則讓桓溫交給王恬。

晚上臨睡前,袁耽還把他所知道的在蘇峻之亂期間建康附近所發生的一些故事和內幕摘要告知了桓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烈火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