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去何映紅家,難得他們家人都在。進去院子的時候,正看到一大家子在堂屋逗弄小胖子呢。
一家人見到田小七來了,都出門迎她。張老太太樂呵呵走過來拉著她手道:“都有些日子沒見到你了,聽說去縣城啦?快進屋坐,我看你都瘦了一圈了,這是糟哪門子罪哦,跑去那麼遠的地方作甚!”
還沒等田小七應話,何文濤又道:“小七姐,縣城那邊好玩麼?有大馬麼?聽說那邊房子都好高好高,是真的麼?”
何文海也瞪亮了眼睛看她,顯然也很好奇。
“就是比望城要好點,房子要稍微高些,等以後你們長大了有機會就可以去哇!那邊有大馬車,茶館、酒樓、腳店、肉鋪、廟宇、小吃鋪子還有路上叫賣的商販滿目玲琅,熱鬧非凡,那裡還有許多石拱橋,橋下邊有不少路過的客船、烏篷船、竹筏,樣式新鮮,橋上邊有糖葫蘆商販清脆的叫賣聲,還有傘匠娘子在路邊上擺的一整齊的花花綠綠甚是好看的油紙傘,街道上車水馬龍熙熙攘攘,街市行人川流不息,外鄉遊客,過路士紳,有叫賣的小販,乘轎的大家眷屬,還有行腳僧人。總之,整個城中心一派繁榮景象。”田小七將籃子交給何映紅拿著,一邊抱著小胖子逗弄起來一邊緩緩說道。
不光雙胞胎,家裡的其他人都面露嚮往之色。說這些主要是為了激勵雙胞胎的,讓他們對大城市的憧憬神馳,等長大了說不定就真有了出息呢?
“咦,你這是做甚?”何映紅翻開籃子看到裡面的銀首飾閃閃發亮有點不明所以。
“這個是送給你的哇,咱倆可是好姐妹,你又幫了我那麼多,這個算是祝賀你結婚的咯!”田小七調笑道。
說完也不理他們,自顧自抱著小胖子玩親親,下小胖子也不認生,之前就見過一次面,這下隔了好久依然還是笑呵呵的要她抱。
何映紅當下也沒說什麼,心裡很是感動,又苦惱著回頭回什麼禮給人家。
田小七好似看出了她心思,嗔怪道,“我倆還要計較這麼多作甚?以後要你幫忙的地方還多著哩,等我找你的時候,可別躲懶就行。”
果然,直爽的何映紅立馬表態:“行,到時候直接找我。”
何奶奶跟黃氏本是要推掉的,這麼貴重的東西可要不起。後來一想,這映紅娃都跟田小七說定了,再講些多餘的場面話也沒什麼用,反而還見外了。
倒是一旁的劉冬梅看的很是眼紅,“這頭飾真是好看,要不少錢呢吧?”
“沒多少,一點點心意,讓嫂子見笑了!”田小七客氣道。
劉冬梅還欲再說,又被身邊的何旺財黑臉唬住了,不敢再張口。
跟何家人簡單寒暄一番就跟著何映紅去她閨房裡說體己話了。
“我看兩雙胞胎都好大了,一直沒讀書麼?”看他們家條件也不差,有些奇怪的問道。
“前幾年幾個村子裡商量著請了位老先生來教書,他們也是識了些字的。後來那先生去世了,其他年紀輕些的童生、秀才都嫌偏僻不願意來。就這樣給耽誤了,鎮上又太遠,大家都懶得去。識得幾個字就不錯了!”何映紅坐在床沿邊上慢慢悠悠道。
這下田小七知道為什麼古代讀書人少了,除了沒錢,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思想問題。
“我看文海還挺機靈的,要是能讀書...可惜了!”
“鄉下人能供個童生、秀才都算不錯了,考上了也是大把大把銀子往裡填,哪有那麼多銀子啊!”說著嘆了口氣。
田小七想想也是,朝廷官員有限,還大多都是世襲的,有錢人家還能買官。這樣世風,老百姓確實沒什麼出頭日,在他們眼裡,讀書也就只有做官一個出路。
田小七隨便聊了幾句就回去趕著做飯了,好在一家人都沒問怎麼追問去縣城的目的,不然又不知怎麼編慌了。
回到家後,看到廚房有人已經開始在燒鍋了。提著籃子就進去了。
“姨婆,我回來了!中午吃啥?我來弄吧。”放下籃子就跑去幫忙。
“買了些排骨,你說是燉湯還是紅燒著吃?”張老太太正蹲在廚房牆邊上摘菜,看到田小七進來就問道。
“就紅燒吧,燉湯太慢了。我來弄吧!米飯蒸上了麼?”
“蒸上了,你去堂屋歇著,看這小臉都瘦了。一會兒你哥該回來了,你去幫忙泡些熱茶吧。”
田小七撇撇嘴,乖乖泡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