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其實,兒臣不擅作畫,只是聽說了皇兄之事,所以匆忙畫了此畫,前來替皇兄求情,也為了寬宥父皇。皇兄是您的兒子,您要比兒臣瞭解他,如果有什麼做的不對的地方,父皇可以加以引導和教會,不必如此動怒,若是因此氣壞了身子,那才是社稷之禍,江山之危,兒臣之災。”
趙光義好奇的問道:“那朕問你,你覺得是父皇外貶你四叔對,還是你大哥替他求情對?”
趙德昌搖搖頭說道:“回父皇,兒臣一直在書院唸書,並不懂朝堂之事,但兒臣覺得,父皇處罰四叔,是有原因的,無論是對是錯,也不該是皇兄出面求情,仁義禮智信,為何單單將孝字不計其中?就是因為孝是最大。兒臣年幼,說的直接點,父皇勿怪。若是兒臣,無論父皇是對是錯,兒臣或許私下會和父皇討論,但絕對不會公然反駁。不過……”
趙光義看著趙德昌。眼神冷漠的問道:“不過什麼?”
“皇兄直言不諱,認為自己忠言逆耳,也是對父皇的孝順,若是存了別的心思,他是不會如此莽撞的,望父皇明察。”
趙光義的心情,大起大落。
先是被大兒子氣個半死,又被三兒子舔犢之情打動,後來聽他說的。像是在貶低兄長,趁機邀寵。最後這句,又是替兄辯護,而且還很直白。
趙光義坐在御案下的臺階上,伸手說道:“德昌,你過來。”
趙德昌走了過去,趙光義拉著他的手,令他坐在自己旁邊,問道:“這些話,都是誰教你的?”
趙德昌臉色一紅,扭捏的說道:“回父皇,是院長……”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哈哈哈哈哈~”
趙光義開懷大笑,從來沒有這麼開心過。這個老三,誠實,老實,卻也良善,和他在一起,他才感覺到自己是個父親,而不是皇帝。
“你平日在城紀學院,都學些什麼?”
“詩書史記,謀法兵略,音律騎射,商賈農事,相撲戲文,蛐蛐鬥雞……”
“等會!”
趙光義瞪大眼睛看著趙德昌,這前面的聽著還像那麼回事,怎麼越聽越離譜?
“學院裡,還教授你蛐蛐鬥雞?!”
“是啊,院長說了,三教九流,都要會,六藝七技,都要攻。學可以不精,但不能不博。一二年級的學子,全部都要有所涉獵,只有到了三年級,才能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兒臣只是二年級,所以還不能選擇自己喜歡的。”
趙光義愣了愣,問道:“那你打算三年級了選擇什麼?”
趙德昌笑著說道:“兒臣打算選擇謀法兵略,日後做父皇的將軍,保衛我趙家江山。”
趙光義聽了,陷入了沉思。
大宋朝堂走馬觀花的換血,繼遷已經奪下銀州,靜州,夏州,綏州。勢力空前強大,手下人馬多達五萬人,他的下一個目標是王臣鶴控制的靈州。
但是,在攻打靈州之前,他要先解決奔襲而來的田祚欽。
田祚欽是大宋中級將領,早在征討南唐時,就在呂轉忠手下嶄露頭角,作戰勇猛,久經沙場。
這樣的將領,確實有點難對付,更何況他還手握聖旨,可以調動田政則,文宣,種從這些西北軍鎮將領。
但每個團隊都有豬隊友,朝廷給他的先鋒官袁繼忠,就是個大宋版的蕭出李,他是趙光義第三個妃子,瓊妃的外甥。說白了,就是來鍍金的。
鍍金就好好鍍金吧,偏偏他還和蕭出李一樣,想要證明自己。
這就壞事了呀。
喜歡酒旗請大家收藏:()酒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