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琛默許,張先生給他磕了個頭,直起身道:“從前有個教書先生,日子過得極其困頓,學堂的錢糧不夠支撐他的生活,為了買書看,他幹起了私下給學生補課的勾當,經常出入一些達官貴人家中,替他們的少爺溫習功課,以此來解決生活的溫飽,可盡管如此,有一年他不足十歲的兒子病重,就在他因昂貴的藥費而奔波時,有一位官員家裡向他伸出了援手。”
為了給兒子看病,他答應了那位官員給他家的小少爺押題寫文章,而憑他的文采和頭腦,那位少爺一下子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從此平步青雲,而他的兒子也因這救命的銀子終於延續下去了性命。
“終於,在貧困和讀書的狹縫中,他找到了得以茍活,得以呼吸的方法,於是他越來越周轉於這些官員們之間,不緊再也不用擔心買書的錢,兒子也跟著得以進了學堂讀書認字。可是有一日,他幫著押題寫文章的事情被他的兒子看見了,兒子很聰明也很好學,最重要的是,兒子不像他這位沒用的父親,早已從清高的讀書人淪為一個被錢財支配的怪物,那一日,兒子和他的父親大吵了一架,從此離家再也沒有回來過。”
今年,是兒子離家出走的第三年,就在他為了給兒子籌錢能夠在城裡安頓下來,而決定最後一次幫忙押題寫文章的時候,兒子回來了,他不光回來了,還跪在了家門前,懇求父親,懇求他去自首。
“那位沒用的父親打心眼裡高興,他的兒子沒有步他的後塵,也沒有變得和他一樣冥頑不靈,有了這樣一個好兒子,他打心裡高興啊!”
血脈是生命的延續,也許他這一輩子註定如此,可他衷心希望,他的血脈可以不像他這樣,可以活出自己的人生來。
“你們,也一定收了不少銀子吧。”對身旁兩位坐在桌前寫卷子的年輕人,張先生問道,“知府大人給了我十五錠金子要我給令家少爺押題寫文章,你們呢,他給了你們多少銀子?你們又是因為什麼心甘情願坐在這兒呢!”
兩位考生當中的一位,握筆的手狠狠一顫,瞬間,潔白的宣紙上洇染了好大一塊墨跡。
“你說我給了你十五錠金子,有證據嗎!”簫禮已經在失控的邊緣徘徊,來時給他說好的措辭,他一句沒用,反倒字句全針對起他這位知府大人來。
“我知道出了事你們一定會上我家搜金子,所以我已經提前將銀子的埋藏地點告訴了我的兒子,我叫他帶著這十五錠金子先走,等朝廷派的人來了,再來報案。不光是我,還有幾位我的同僚,官員家裡的幕僚,都拿了錢,參與到了這件事情中。”
簫禮一聲嗤笑,還兒子,兒子早就被他綁了來。
“淮宋,我給你的那些銀子上交了嗎?”囚車外,淮宋帶著一批人馬將官兵們放倒,先是給他們松綁,接著帶著王璟和張子良來到了牢房,在老百姓們的吶喊和沖刺中,將弟弟一行人給放了出來。
“我交給了一位信得過的人,她應該已經到了那個地方了。”
就在眾人紛紛行色匆匆,將衙門那扇大門給推開時,地上攤開的是閃閃發光的金錠,前頭跪著的是教書的張先生,還有站在那兒驚慌失措的簫禮。
王璟也是沒想到,淮宋最後將那包銀子轉交給信任的人,那個人會是陸小蕪。
她面無表情地站在那兒,望著那些熟悉或陌生的面孔,正朝著裡頭湧進,哪怕源源不斷地官兵上前鎮壓。
“張先生!張先生!”張翼沖在最前頭,望著那個瘦弱的身影,幾近流下眼淚。
就是這個人曾說過,都是他的學生,也都是他的孩子,孩子有難,做老師的又怎麼會置之不理呢?
他們曾嘲笑這個人太迂腐,也議論過他真死板,經常抱怨他的嚴厲,而眼下,他跪在了所有學生的前頭,將身子緩緩轉過去。
他看見了好多他的學生,張翼,劉理,淮南……還有一位,叫張子良。
他微笑著沖他們點點頭,轉回身去,低下頭,對準了面前的審案桌,一頭撞死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