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樓外的陽光正盛,年節的悠閑時光總會讓人覺得短暫,而不能追。
來來往往的車水馬龍,喧囂著鬧市街區,少有人感嘆。
一名白衣長衫少年郎手持蔥餅、果汁,他在一家家店門外停步。只為看看,不曾進入。
他想見識一下京城內的繁華盛景,傳說裡的市肆百通,究竟是何光景。
一間間店鋪看下來,又不免讓人疲累,吃掉手中的最後一塊蔥餅,他決定回學舍休息。
“宿舍的院子要是有井就好了,我能打坐。”辛棄疾晃了晃空空的竹杯,如是想到。
三百裡求學路漫漫,一路飽經風霜,體會到了書本中沒有的人世間,察覺到了萬物相連。
今日裡太學不授課,他才能得此閑,稍稍踮起腳尖,輕飄飄的踩街。
他不忘修行……
轉過東市的街角,眼前又是另外一副景象,道路兩旁的商鋪不再盛華,落羅出古樸。
路邊癱坐乞兒數人,他見之不忍,遂去買得一二吃食相贈,怎奈對方不納,便以銅錢相送,終得答謝。
行好事,心情好。
卻不想所剩無幾的腰包更是空了,約莫四十餘貫的銅錢,只夠他太學裡的一月花銷。
他輕快的腳步漸漸放慢。
因為他知道,自己要是再快一些,肯定會餓得更快。
是要多花錢的……
☆
條條風雨路,遙遙盼今朝。
宋文豐本不想與王瑋生隙,怎奈庸人自擾、無事生非。
上三樓的人很多,以至於將他們所在的房間層層圍住,剛剛夠六七人通行的環形過道,此時也顯得有些狹窄了。
人生的境遇就是如此的奇妙。前一刻還是酒酣意洽,此一刻卻言語相逼,勢要將他擊落谷底。
王瑋說的話並不過分,問自己今日為何不做詩而已,至於找人代筆,故作深沉姿態,大抵就是他的觀感吧。
可他不該將代筆秀才喚來,更吸引了無數人來此圍觀。
宋文豐有些生氣了,他很在意和蕭塔不煙的相處時光,無論怎麼來看,都是無比短暫的,不會比鵲橋上的牛郎和織女多,多不了。
人們平常隨意的閑聊,反而是宋文豐最在意的。
他孤身一人來到這個世間,蕭塔不煙似乎是他惟一能說真話的物件。
來自月球、我們村、流浪道士……一系列所有關於後世的記憶,他都能與她說,與她傾訴,不用遮掩……
宋文豐覺得,她是信的,她是自己吹牛的最佳物件,縱使他吹上天去,與嫦娥相會,她也不會拆穿自己。
現在,有人打擾,宋文豐只能說聲,抱歉了。
“在下宋文豐,宋國的宋,文采的文,豐滿的豐。”
他一句尋常的開場白,已經能攪動整座樓內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