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氏兄弟二人尚不清楚蕭太後何時歸來,又是從哪裡冒出來的,此前派去跟隨遼人尋覓太後的隊伍尚未回京,便不知前方境況如何。而今蕭太後竟然獨自出現在京城,更是直接進了遼國使館。
最關鍵的是,蕭太後竟然又拿出一枚玉璽!
趙瑗清楚的記得自己當時的表情,好在掩藏的及時,沒讓遼使看出端倪。
此時此刻趙賀上串下跳,表現的像一隻偷了蟠桃的獼猴,正在為自己沒被人發覺展現出得意時,皇帝趙瑗卻暗暗皺眉,神情肅穆。
蕭塔不煙漫不經心的與皇後趙蘇芳敘著閑話,有一搭沒一搭的尬聊。片刻後,她握了握酒杯,像似下定了決心。
“趙皇帝,哀家聽聞宋國內有一本名為《三國演義》之奇書,遠銷海內。來京路上,便常聽人談起,嘆其乃當今第一話本,贊嘆不已。”
趙瑗聽後沉吟片刻,才道:“如蕭太後聽聞,確有一本《三國志通俗演義》問世。然其著者……咳……品行不端……”趙瑗還未想好如何處置宋文豐,縱使他當真私下通了敵國,憑著“酒精”與救皇子兩行,也當不致死。遂有品行不端一說。
趙賀卻搶過話頭,急忙道:“先前曾說通敵賣國之人,正是《三國》著者,其書可觀,但其人嘛……太後還是不要聽聞的好,免得汙了您的耳朵。”
“哦?”蕭塔不煙呈疑惑不解狀,偏頭看向皇後趙蘇芳,說道:“皇後可曾聽聞此事?哀家便是從臣子那裡得知,當日金國海陵王發詔,招你我兩名女子入金,曰:備兩院,及時爽心行樂……萬馬換之……”
蕭太後的話勾起了人的回憶,許多人記起當時的情形,不正是宋文豐話音剛落,便傳來海陵王弒君奪位的訊息嗎?
之後,欲換遼國太後、宋皇後的詔書廣發天下……
蕭塔不煙再道:“那日正逢宋國大朝會,便是有一名宋姓書生,替哀家與皇後出言呵斥金國海陵。若照此番說,哀家與皇後可是欠著他一份情呢!”
蕭太後所言不假,當日一封金國詔書公之於眾,實為羞辱宋遼兩國,更辱兩國之主,卻是在宋文豐的一番插科打諢之下,定下了攻伐金國的計策,兼著回罵給了金國。
眾人來不及細想,聽蕭太後又言:“哀家便知,金海陵懸賞宋說書項上人頭,賜萬兩進爵……海陵王心胸當真寬廣,當今天下盛傳他那話兒短小,卻對始作俑者如此大方,遣使收買……”
蕭塔不煙的一席話說的是有理有據,令人信服。
但理是這麼個理,話卻不能如此說,至少在劉少尹看來不能,他走出人群說道:“宋文豐此人私藏金國探子。年前恰遇京城內緝捕,那名女探子身受重傷,宋文豐將女子收入宅院藏匿,更言其舊識,後經太醫局齊太醫診治,如今便是有齊太醫作為人證!”
“哦?”蕭太後望了眼一旁的蕭啟山,見其微微頓首,方說道:“不知少尹所言之齊太醫其人,現在何處?”
“若是遼國太後願親見,劉某此番便能將人證帶來。”劉少尹據理力爭,顯然是有十足的把握。當日自己與齊太醫同赴宋文豐宅院,雖未進屋親眼所見,但從後來替女子擦拭身體的府內丫鬟處得知,那名女子生得極為美貌,定是一見不忘的面孔。
蕭太後沒有片刻遲疑,轉向趙瑗道:“趙皇帝,你看如何?”
……分割線……
想要一點點推薦票和收藏,在此先謝過各位書友~